从源头把关 保障农产品安全
2016-08-18   作者:   来源:厦门日报

我市农产品在全国质量安全抽检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农业部表扬 

  

农业执法人员下乡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供图)


  在农产品种植养殖的过程中,不时有超量、超范围、违反间隔期、休药期规定使用农药、兽药的情况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受到了威胁。要让百姓吃得放心,就必须从源头上加强对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换句话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

  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着力从农产品源头上把好安全关,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以创新思维多举措促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从2015年至今,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468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业合作社等2531家次,整顿农资市场45次,立案查处经营假农、兽药等案件20起,共处罚没款91016元,有效规范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和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在近年来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中,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农业部的表扬。

  “互联网+”监管实现可追溯

  随着互联网时代不断深入,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农资监管手段开始走向前台。为消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农资监管“盲点”和“盲区”,2011年,厦门市率先在全省实行“互联网+农资监管”模式,自主开发放心农资信息化监管平台,经过五年的建设,我市农资监管平台已建成企业管理、产品管理、销售管理、监控管理、诚信管理、追溯管理等多个模块,截至目前已将全市80%以上的农药、肥料品种列入平台进行监管,录入的数据达15000多批次,逐步实现了产品的“源头可追溯”。如此一来,一旦有农资企业违法销售的农药或肥料流入市场,农业执法人员就可以顺藤摸瓜揪出责任人。

  今年,我市的监管平台实现了再升级——与省级监管平台顺利对接,两级平台的联合使可追溯能力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这无疑给购买农资企业统一配送产品的农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全方位宣传农产品安全理念

  在“十三五”期间,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按照“质量强市战略”新要求,全方位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监管服务对象和社会群众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厦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按照“点线面体”四步走——找准宣传关键点,突出食品安全工程这个城市居民关注的社会热点,以日常监管和业务培训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农业执法人员延伸宣传进一线,坚持直面一线生产者,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到户,增强农民群众维权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以及农资企业的守法诚信意识;再进一步拓宽宣传覆盖面,关注重点人群与重点区域,形成大面积广覆盖的格局,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最后构筑宣传立体网,充分利用执法网站、信息化监管、移动短信平台、LED等各种平台媒介,建设广泛深入的立体式宣传网络,扩大宣传影响力。

  将“两学一做”融入日常工作

  当前,正值全国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引导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服务的理念贯穿到执法工作当中,主动提升农业执法服务水平。

  在遇到个别农民及农资经营企业拒绝配合执法时,我市的农业执法人员不盲目采取高压手段,而是积极说服当事人主动接受处罚。在遇到农资纠纷时,农业执法人员遵循调解优先的原则,从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主动帮助化解矛盾——今年3月份,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接到翔安区一名群众投诉,称其在同安某公司购买的饲料产品还在保质期内,就出现了结块和霉变现象,养鸭场部分鸭子在吃完饲料后死亡。执法人员通过调查详细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帮助当事双方进行协商,最后,企业同意承担养鸭场的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