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团队如何化牡蛎壳为神奇
2020-07-31   作者:杨珊珊 盖宣忠 罗旻敏   来源:福建日报

在闽南的海边,人们常可以看到废弃的牡蛎壳堆积如山的壮观景象。对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教授和他带领的师生团队来说,这些牡蛎壳可是大有用处的宝贝。经7年的反复研究实践,他们对牡蛎壳进行保护性煅烧加工,制成土壤改良剂,用于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

目前,他的“蚝壳惠民”团队利用该技术已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合作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推广至全国21个省市。秉承着惠民的初心,团队还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土壤改良剂,为农户带去土壤和种植技术知识。

执着于田间地头

炎炎夏日,“蚝壳惠民”团队的师生们出现在同安、集美、永定、诏安、平和等地。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他们取土、测值、标记,与农民交流使用土壤改良剂的种植效果。

太阳帽、长裤、袖套、实验工具,是师生们已经习惯的下乡装备。7年来,团队的师生们已数不清多少次像这样下乡调研,再将一手资料带回实验室做研究。

如何实现贝类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这是团队近几年致力研究并解决的方向。曹敏杰介绍,土壤酸化板结、重金属超标是目前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和酸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酸化土地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其中,南方土壤酸化问题更突出。特别是我省,酸化耕地面积已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6.5%。在平和县,土壤酸化面积甚至占当地总耕地面积的99.27%。土壤酸化导致营养元素流失,有毒重金属化合物溶解度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结构变差,减产减收,种植出的农产品品质下降,还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保护耕地、力促生产刻不容缓。”作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曹敏杰带着学校师生组成研究团队,把目光聚焦在福建沿海堆积如山、每年超过100万吨的废弃牡蛎壳上。

这些令人头疼的牡蛎副产品含有钙、镁、锌、铁等多种金属元素及氨基酸,但民间用土窑烧制牡蛎壳用于土壤改良的方法效果不稳定,可能残留重金属。在处理工艺上,“蚝壳惠民”团队反复研究尝试,最终利用保护性煅烧加工,将牡蛎壳变废为宝,制成了土壤改良剂。

研究成果广泛惠民

这两年,“蚝壳惠民”团队师生在深入农村时,将他们研发的土壤改良剂也带到农户身边。

“治土扶农”,只有从源头上让土壤更健康更有营养,才能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将土壤改良剂以公益形式免费提供给多个县的贫困户和种植户之外,他们还给农户们带去种植技术及土壤相关知识。

 为更好地帮助农民改善土壤,研究团队针对不同作物适合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一次次下乡,师生们欣喜地看到使用土壤改良剂后,土壤的酸化程度不断改善、农作物呈现日益旺盛的长势。

近几日,他们收到永定金砂乡秀山村几个农户的感谢信。农户种植的香蕉、百香果、蜜柚在团队的帮扶下长势越来越好,有望再迎来一个丰收年。

“望着一座座硕果累累的果园,我们百感交集,能为农村发展尽一份力,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集美大学食品加工专业研究生许玲玲说。

“当我们上山下乡,走进田间地头,贫困农户深耕土地时的艰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团队里生物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谢渊说。在扶贫过程中,他们把贫困种植户当成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为他们规划,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加入科研队伍仅一年,但“科技扶农”的力量鼓舞着谢渊以更专业的技术改善贫困农户的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这也是曹敏杰乐于看到的团队成长。他说:“高校师生们就是要深入基层,将研究、将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

责任编辑:郑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