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泉州8月3日讯( 郑丽金 蔡婉玲 余灵珊) 为深入了解晋江市乡村振兴主要模式、学习晋江经验,7月29日-8月3日,闽江学院“福建省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泉州小分队,在学校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泉州市委及晋江市委乡村振兴办和相关部门领导,并对晋江市英林镇、金井镇等部分乡村的民众及其负责同志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
与晋江市乡村振兴办负责人合影
访谈中,晋江市委乡村振兴办有关领导从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运行机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介绍与分享。“目前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是配套政策与机制的出台和进一步完善,以及对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强化与巩固。”相关领导表示,为此,他们通过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建立健全相关运行机制等措施,确保各部门间的积极沟通、及时总结提升和反馈,实现全市各个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据介绍,近年来,晋江市以“多元同振”为主线,全面加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力度,先后被中央农办、中组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县。在今年的百强县评比中,晋江市更是位居全国第四。
依托当地资源环境和文化等方面优势,晋江市十分注重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英林镇东埔村的篮球文化、紫帽镇紫星村的民宿旅游……晋江市避免了乡村振兴“千村一貌”的困局,正在走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晋江市各个村庄的乡村振兴工作各具特色、敢于创新,而不是千篇一律,我们要努力打造属于自己村庄的独有模式与实现路径。”陈主任表示,目前晋江市英林镇被评为首批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磁灶镇大埔村、东山村被评为首批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还有20个村庄入选全省乡村振兴试点。
小分队在英林镇西埔村调研
乡村发展,产业先行。在农业产业方面,晋江市重点推进“五色”产业扩面提质,2019年胡萝卜、衙口花生、辣椒种植,以及鲍鱼养殖业、紫菜加工业的年产值,超过68亿元。目前已拥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泉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井镇围头村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4个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另据统计,2019年底全市383个村社的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867.63万元,同比增加8.56%,村均41.43万元;已消除10万以下的村社,其中20万元以上265个、占比69.19%。
“虽然晋江市在推进和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说道,一是乡村振兴投入的要素不足。尤其是传统农业发展空间日益狭小,村级集体经济创收项目明显受到土地、规划等多方面制约,农村人才短缺的困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二是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仍有一定数量的后进村党组织、部分党员,自觉投身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和干劲不强,主动发展的干群合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三是乡村发展仍存在一定短板,尤其是城乡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依然较大。
谈到未来发展,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表示,晋江市将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努力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与实地调研和访谈的队员们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了晋江市乡村振兴的主要模式,将进一步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学校乡村振兴研究院也和有关部门达成了加强校地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晋江市乡村振兴工作的意愿及初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