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好“六稳”“六保”任务,泉州市发改委围绕粮食安全这个中心,着力强化粮食质量监管,抓好粮食产销协作,提升粮食安全供给水平,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全市粮食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一、以奖促建,推动粮食产业发展
加强产销协作积极引粮入泉。大力支持本市粮食企业和省内外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与龙岩市签订战略合作架框协议,开展粮食流通产销协作,有效增加泉州市主要口粮品种稻谷供给;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拓展产销协作、拓宽进粮渠道。制定奖励政策补贴积极引粮入泉企业,根据《泉州市引粮入泉奖励规则(试行)》,组织开展资质申报及材料审核,及时测算、编制资金预算并做好专项资金管理,截至目前已向4家粮食企业兑现2019年度粮入泉专项补助资金合计56.96万元。
引导粮食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开展“中国好粮油”示范加工企业评选活动,对2019年度获选的5家“泉州好粮油”示范加工企业给予每家5万元奖励资金,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建设推广和技术创新改造。进一步构建放心粮油店经销网络,持续开展放心粮油经销店认定活动,指导市粮食行业协会完成第四批认定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有市级放心粮油经销店30家,共发放奖励资金6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规范经营行为。
二、规范管理,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扎实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粮食质量检测能力,2020年度向市级财政争取100万元资金预算支持市、县两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选派相关业务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组成检查组定期深入粮油应急供应网点、骨干加工企业、“放心粮油”经销店和军供站点等企业,重点对粮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指标等情况进行抽样检查,督促涉粮企业严格执行相关质量安全制度,深化粮食经营主体落实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截止6月底,全市出动人员600多人次,开展检查150多次,检查企业400多个次,抽检合格率100%。
有序推动粮食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为保障粮食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出台相关措施激励企业推进“一品一码”粮食质量安全信息建设,在业务培训、咨询指导、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组织各县(市、区)及时更新审核实施“一品一码”可追溯企业,加强对涉粮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责任的监督检查,抓好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截止目前,泉州市共有40家企业参与粮食质量安全“一品一码”可追溯体系建设。
三、补齐短板,强化粮食应急保障工作
调整落实泉州市粮食储备规模。严格落实好粮食储备规模47万吨和食用油储备规模4000吨的储备任务,其中应急大米1万吨和食用油4000吨保持常年足额到位。按照国家规定五年调整一次粮食储备规模的原则,根据泉州市实际,2020年全市新增1.2万吨粮食储备,调整后规模达48.2万吨。同时在总储备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应急成品粮储备量,全市应急成品粮储备将从1万吨增加至2万吨。
增强应急加工能力,夯实保障基础。按照应急加工能力与消费量相匹配的原则,提升泉州市大米应急加工能力,确保2020年底实现每个县(市、区)及中心市区均有一条应急大米加工生产线。5月22日,位于泉港的益海嘉里泉州大米项目正式投产启用,年产为10万吨;7月17日,安溪县中心粮食储备库大米加工生产线落成,日处理稻谷能力可达120吨,为确保县(市、区)域内粮食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2020年底前,泉州市区中心粮库(罗溪)二期项目、惠安县、台商投资区将分别建成 1 条日处理能力不低于 100 吨的大米应急加工生产线,建成后可加强保障关键时刻全市的应急大米加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