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贵州省、甘肃省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情况。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底线制度安排。经过各方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取得决定性成效。全国共有200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其中纳入低保1852万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52万人。2017年底以来,全国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持续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1153万人、重度残疾人1433万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实现全覆盖,更多贫困儿童享受到关爱服务。
民政系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筑牢兜底保障的坚固防线。一是加强总体设计,完善制度机制。近五年来,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政策措施97项,夯实兜底保障制度基础。二是聚焦特殊群体,有效履行兜底责任。创新完善低保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单独纳入低保兜底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切实履行民政部作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的职责,与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开展数据比对,确保兜底保障对象认定准、底数清。立足民政部门职能优势,创新政府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慈善力量、专业社工、志愿者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实现兜底保障和增能提升相促进。2017年以来,全国共有6万多家社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活动,实施项目超过10万个,投入资金超过900亿元,很好地发挥了社会力量的重要补充作用。四是集中优势资源,助力重点地区攻坚。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点,中央财政安排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连续多年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2019年、2020年新增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8.2亿元,全部安排到“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民政部彩票公益金连续多年对“三区三州”实行专项倾斜。五是从严督导调度,务求兜底保障实效。民政部党组将兜底保障列为基层蹲点调研重要内容,党组成员带队到深度贫困地区和定点扶贫县督导调研,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连续3年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有效治理“脱保”“漏保”问题,编密织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安全网。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各类困难群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够及时得到相应救助,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含义。为此,民政部门构建多层次救助体系,根据群众的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划分出三个救助圈层。最核心的是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和专项救助;再外圈层就是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根据他们的困难情况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最外圈层就是所有社会公民,在遇到突发性、意外性、重大性的灾难或者事故的时候,基本生活易陷入困境,要给予急难社会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