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武平县获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至此,当地近年来接力推进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完美收官,四张国字号名片成功落户武平这一闽西山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更加注重高质量推进新武平建设,更加注重高质量推进为民造福,更加注重高质量推进改革开放,县域整体实力、经济社会发展都迈上了新台阶。”武平县委书记廖卓文表示。
创建路上接力“赶考”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同时,也曾是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头顶“全国林改第一县”的光环与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激发武平全县上下接续奋斗、摆脱贫困。
2006年起,武平就持续探索经济欠发达县的发展之路,围绕实施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双轮驱动”,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两全其美”,产业建设、扶贫开发“双线并进”的总体发展战略,着力把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此基础上,2016年7月,武平出台文件,举全县之力打造闽粤赣边宜居宜业宜旅生态文明城市。
随即,县里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工作落实,并精心设计了95个工程,明确目标任务、列出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把这些工程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工程、提高市民文明程度的素质工程、顺民意得民心利民众的民生工程一体推进。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有了顶层设计,全县一盘棋,将梦想一个个照进现实:2017年,武平获评第五届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县城;2020年7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10月获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除此之外,“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等一批闪亮的“国字号”名片,更是把武平故事越讲越精彩。
绿色发展硕果累累
国庆长假,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奔着“来武平·我氧你”这句口号纷纷慕名而来:梁野山、千鹭湖、兴贤坊等网红景区游人如织,红色游、乡村游、文化游全面开花,一同感受武平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10月1日至8日,全县共接待游客75.2万人次。
武平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各领域,闯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借力林改,武平依托生态优势,重点谋划建设环梁野山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试验区,持续打造环梁野山“五朵金花”,实现“山上山下”统筹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林业产业从单一的林木生产加工向木材深加工、林化产品深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综合发展转变。
数据显示,武平全县获得认证(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共42个;森林人家总数突破100家,位列全省首位;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19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34.2亿元。
2017年,武平成功创建福建省首个县域省级高新区,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粤商最佳投资城市,实现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如今,武平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2020年1—8月实现产值11.82亿元。
脱贫攻坚成绩同样漂亮。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的关心支持下,武平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脱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2016年,武平获评“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正式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仅如此,2016—2019年,武平还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发展质量大大提升。
新的征程勇谋超越
经过这些年不断发展,武平面貌焕然一新,县城核心区面积扩大至28平方公里。随着城市配套功能日益完善,百姓生活更加幸福、营商环境更加优质、经济发展底气更足、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吸聚能力更加彰显——5G高频压合生产企业金普达电子的母公司把总部落户到武平;5月,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5个新型显示产业链项目组团签约;城区人口已超13万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武平投资兴业、安家落户……
“跳出武平谋超越!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县人民。”中共武平县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新目标——建设闽粤赣省际宜居宜业宜旅的山水园林精品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武平,奋力谱写武平老区苏区强县富民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