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宁德12月3日讯 “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1990年5月到福安离任告别时,在坦洋村留下的真情告白。而今,这几个红色大字镶嵌在绿水青山之中,十分醒目。
福安市是中国红茶之都,是中国闽东“海上茶路”的起点。而坦洋村是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宁德地委工作时的农村党建联系点,他四进坦洋村,鼓励茶农,“闽东学‘三洋’(福安社口镇坦洋村、福鼎叠石乡竹洋村、古田鹤塘镇西洋村),坦洋要当领头羊”,不断放大“坦洋工夫”的品牌效应,因地制宜,壮大茶叶经济。
见证“坦洋工夫”百年历史
“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走进坦洋村,巍峨大气的“历史文化名村坦洋”牌坊矗立在村口,千米长街整洁宽敞。放眼望去,遍布山间丘陵的茶园尽收眼底,村旁一条清澈的清溪从白云山自西向东缓缓而来。两边的山林,倒映在水里,呈现出了一幅山水相戏图。
“坦洋工夫”创制之初是以“坦洋菜茶”为原料制作红茶的,创制红茶的是坦洋村人,因冲泡此茶比较讲究,花费一定时间,故取名“坦洋工夫”。关于“坦洋工夫”起源于何时,至今仍没有准确的说法。据《福安县志》记载:桂香山,在坦洋,产茶甚美。由山麓登桂岩,香闻数里。岩下有井泉,清且冽。此外,在1851年的恩科举人郭尚宾(坦洋人)的《桂香山记》中也有如下记述:至坦洋,四山排闼,一水中流……产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风,外邦称“小武夷”是也。村南行数十步至山麓,拾级登桂岩,岩桂葱笼……岩下有井曰蒙井,清且冽。宋郑夹漈留题“蒙井”字,并有诗。这一记载,可见坦洋村在宋代就盛行一时。
“静涵寒碧色,泻自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正是出自于宋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藏书家郑樵的《蒙井》诗。郑樵(1104-1162),字渔仲,号夹漈,学者们称之为“夹漈先生”。诗中,夹漈先生描述了蒙井水的清冽,表达了对来自翠微之巅井水的喜爱。桂香山有产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坦洋工夫茶的辉煌,可谓是自古香茗出深山,好山好水育好茶。
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茶商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创立“万兴隆”茶号,施光凌创立“丰泰隆”茶号,王正卿和吴步云联手创立“祥生记”茶号,胡兆江创立“泰大来”茶号,“坦洋工夫”开启了扬名世界的辉煌之路。由于“坦洋工夫”香高味浓,很快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清同治五年(1866),福建当局在县内坦洋村设茶税局,这是闽东最早实行征收茶税的县。从此,“茶税之征输于中夏,商贸之利施及西洋”。1881年,“坦洋工夫”产量创下新高,坦洋村共产茶5万箱,每箱72斤,计3.75万担,产值100万大洋。1894年,以福安茶商为主的福安商会成立,统一协调以茶业为主的行业事务,标志着“坦洋工夫”行业的进一步成熟。
1915年,“坦洋工夫”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色艳香浓、鲜醇清甘的独特品质,畅销20多个国家,跻身国际名茶品牌之列,并被英国皇室指定为专供茶。据说最盛时,坦洋全村共有茶行36家,如元记、宜记、福奎、冠新、裕大丰、占德发、胜泰来等,整条街都是茶行。这些茶行的主人大多是本地人,也有外地的茶商,坦洋村成了闽浙边地无人不知的“茶都”。每年雇工数千人,产量2万余担,毛茶收购范围上至政和新村、浙南的泰顺,下抵霞浦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县。
如今,百年品牌“坦洋工夫”热潮再掀,回望其发展历程,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福安茶人艰苦奋斗、一心为公,谱写出了一部辉煌的乐章,给福安市茶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近“海上茶路”光辉起点
“看到村口美丽的真武桥,就意味着来到了坦洋村。”当地人这样说。真武桥是一座近300年的古廊桥,是坦洋的形象建筑,集路桥、街亭、庙宇、茶交易于一体。“龙凤双桥”遥相呼应,两岸草木葱茏,茶园层层叠叠。当年村里茶叶市场繁华,商贾云集,两桥是陆路交通要道,而桥下水路可通航,坦洋的茶叶就是从这里装运启航,销往世界各地。
“四海恩波颂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行至天后宫,也便到了此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地。天后宫也称“妈祖庙”,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为二进二天井五开间格局,是当时茶业繁荣时茶业的税金所建。想当年,靠水运销售茶叶于海内外,妈祖成了坦洋人的保护和精神寄托,而以赛岐为起点的海上茶路也早已形成。
彼时,正值闽红新秀“坦洋工夫”初创,由于红茶主要用于外销,坦洋工夫“因滨海交通便利之故,转占输出优越地位”。坦洋工夫红茶制品先用小船经清溪运至赛岐,再从赛岐码头过驳大船,沿赛江出白马门,经三沙湾进入东海,循岸线驶往福州口岸。也有先从海路到宁德飞鸾码头登岸,后改用肩挑,翻越飞鸾岭,循官道经罗源、连江到达福州后,销往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1899年三都澳的开埠和“福海关”的成立,三都澳成为福建乃至中国茶叶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当年经三都出口为725担,1900年达25935担,1901年达54734担,其中福安占一半左右。三都澳北达赛岐港通福安,轮船业的兴起带动了航运业的勃兴,赛江的内河运输与海上航运相连,构成了发达的水路航运网络,使坦洋工夫与海外的距离大大缩短,往来坦洋的茶商络绎不绝。在鼎盛时,福安的茶商斥资成立“福寿轮船公司”,用货轮直接将茶叶运三都澳和往福州港,这实现了用轮船将茶叶从赛岐直接运往福州口岸的愿望,使以赛岐为起点的海上茶路更加便捷。
从赛岐码头起运出口的北路茶与年俱增。“北路包括旧福宁府属之福鼎、霞浦、寿宁、福安、宁德、周墩、柘洋等县区及屏南一县……茶树之种植,产量之多,几占全省总产量十分之七”。“上自政和新村,下至宁德、霞浦,方圆几百里,周围六、七县,茶叶均为福安所购”。“内地之运输,除一部分陆路用肩挑外,其余皆由水路运输”;“寿宁之茶……经武曲、社口而往赛岐”;周墩(即周宁)之茶则“直接由陆路挑运至福安之穆阳,经赛岐出口”。
民国三十年(1941),省政府在赛岐设立“福建省建设厅茶叶局办事处”,同年9月又在赛岐设“中国茶叶公司福建办事处赛岐包运管理栈”,茶运则更为集中。
福安从唐代就开始种植茶叶,清咸丰年间,已达鼎盛时期。据清光绪七年(1811)统计,当年茶叶产量达4.6万担。50年代初期,茶叶开始纳入国家统购统销管理。福安茶厂承担福安、寿宁、周宁、霞浦、柘荣等县的茶叶调拨加工和内外销售任务(直到1984年为止),福安茶厂功夫红茶主销苏联及东欧部分国家,每年平均创产值为1631.2万元。1969年,实行“红改绿”后,加工烘青绿茶、窨制茉莉花茶(含少量功夫红茶),均由外销为主转为内销为主。
茶传五洲,世界共享,茶文化是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坦洋工夫”就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输出海外的,国家开启“一带一路”建设等于开通了中国红茶走向世界的大通道。业界相关人士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开启的不仅仅是“坦洋工夫”的新征程和新机遇,同时也是闽东茶产业出口的新引擎。
促进“茶旅产业”融合发展
在村中行走,沿街的店铺因为茶业淡季,没有了往日茶市时的人来人往。路边可见名家石刻、制茶雕像,还有曾经茶市繁华时所建的民宅。村内至今仍保留着古民居、古茶行(横楼)、炮楼、施氏祠堂、胡氏祠堂等清代风格建筑。
横楼是颇具坦洋特色的建筑,为“丰泰隆”茶行旧址,由坦洋茶人施光凌亲手创建,共有三层,每层11开间,是制茶和买茶基地。抗战爆发后,省立三都中学从海岛内迁坦洋,作为学生宿舍使用,还接纳了来自各地的流亡学生。现已作为“坦洋工夫”历史文化展示馆,展示有由茶界泰斗张天福发明制造的中国第一台揉茶机,以及银箱、茶票茶灯等历史文物,这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都见证着坦洋村茶文化几百年的风云变化。
从2007起,“坦洋工夫”喜讯频传,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称号,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2.53亿元。目前,全国建立的“坦洋工夫”专卖店、连锁店和专柜等网点超过8000多家。去年11月,“鸟巢茶·坦洋工夫”大茶饼还入驻北京奥林匹克塔。同年12月,“坦洋工夫”宣传片连续10天C位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屏,大大提高了“坦洋工夫”的国内外影响力。
如今,一座座荒山成了茶园,一片片茶叶富了茶农。“我们一刻也没忘记当年习书记的嘱托……”三十年时间过去了,坦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个个增收致富喜笑颜开。
“坦洋工夫”商标品牌的带动,也使得福安茶叶的产量、质量、产值大幅提升。据了解,2019年福安市茶叶产量达2.84万吨、毛茶产值16.92亿元,茶业综合产值80多亿元,茶业纳税2844万元,增收766万元,比增36.8%。今年截止8月底,全市毛茶产量2.19万吨,产值达到14亿元,其中红茶产量7000吨,产值7.8亿元。
“习书记讲,一定要珍视、保护、发展、应用好这个品牌,让坦洋工夫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份嘱托一直牢牢印在坦洋村全村人的心里。接下来,社口镇将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坦洋情意村,深入挖掘坦洋工夫茶文化底蕴,推进茶旅融合、建设茶文化旅游路线,将茶文化、茶产品与白云山旅游产品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延伸茶产业链条,促进“茶旅融合”发展。(何建斌 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