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周宁县泗桥乡坂坑村,只见一排排、一栋栋民居小楼错落有致,平整的村组道路和葱郁的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夕阳下,村民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谈天说笑,好一幅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呀!”坂坑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春感慨地说,曾经的柴火堆变成了微花园,垃圾遍地被干净整洁取代了,短短几年间,这个提起来曾让人直摇头的薄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仅仅今年,便有建瓯、政和、蕉城等地10多个村先后登门“取经”。
“看看别人,比比自己,太难为情了”
坂坑村位于周宁县西北部,四周群山环抱,本应风景秀丽,但过去因村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村中木柴、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苍蝇蚊子老鼠到处都是,十足的“脏、乱、差”。
“每年回村,就看到路边垃圾堆、鸡圈、猪圈一个接着一个,臭气熏天。”回忆起以前,常年在外经商的村民宋祖端坦言,曾经的坂坑村,如非必要,他是不愿意回去的。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本村人不愿意回,外人不愿意来,投资者望而却步……脏乱差及其带来的种种困顿,让坂坑村干部群众开始自省。
村庄发展,转变思想是关键。于是,坂坑村党支部牵头,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分5批次共150余人次,先后到福鼎市赤溪村、政和县石圳村等先进村庄学习好经验、好做法。
“看看别人,环境干净、漂亮,产业如火如荼;比比自己,不仅脏乱差,产业上更是一无所有,太难为情了!”村民代表黄琴说,多次考察后,先进村的事迹在村民中流传开来,改变和发展成了全村人的期盼。
人心思变。坂坑村趁势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对村庄今后发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好生态才能引进好产业,村庄发展必须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入手。”这是大家的共识。
先从“减法”入手,将主街道、三条次干道两侧和群众房前屋后的灰楼、柴火堆、违章搭建、农具堆放点作为整治重点。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政策、作出承诺、化解纠纷、自拆违建,共拆除茅房35座,整治危房16栋,清理乱堆乱放90余处。
再从“加法”添色,带领群众在房前屋后打造“微花园”“微菜园”,扮靓山村。同时,村里争取项目资金320余万元,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一听到音乐声,就知道垃圾分类车来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每天傍晚5点,伴随着乐曲,一辆垃圾清运车缓缓驶过大街小巷,村民们循音而来,将厨余垃圾倒入清运车中。
“一听到音乐声,就知道垃圾分类车来了。”坂坑村村民黄琴说,“现在我们村,垃圾分类成了新时尚,左邻右舍都愿意比一比,谁家垃圾分类做得好。”
2019年9月,坂坑村出资35万元,建设垃圾分类厂房,购进垃圾沤肥处理机、垃圾运输三轮车等,试水“户分类、村收集、湿垃圾生态处理、干垃圾回收清运”的治理模式。
垃圾分类启动初期,村民们参与意愿不高。坂坑村便将村两委、小组长、六大员等与全体村民“捆绑”,进村入户,手把手指导教学,及时纠正容易碰到的分类误区。“村书记、主任各包10户,村两委成员包5户,党员一带三,村民代表及小组长、六大员一带一。”宋玉春说,这样一来,形成了家家户户有人教、有人管、有人监督的工作机制。
实行垃圾分类是坂坑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缩影。如今的坂坑村,乱搭乱建少了,原来的“垃圾堆”被休闲广场、休憩亭等替代,路旁的臭水沟变成了人行道,处处鲜花吐露芬芳。
“建设美好家园要持续呵护,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这是坂坑村两委的目标。该村积极探索“三联”管理模式,通过“组织联治、党员联户、党群联心”,全力呵护绿水青山。成立环境卫生治理小组,召开环境整治座谈会,总结经验,探讨新方法。
“曾有村民将死鸡丢在小溪里,按照《村规民约》,罚了他300元。”宋玉春说。
将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由3至5名党员负责,每名党员监督联系5至8户,同时聘请县人大代表作为卫生监督员。每月开展网格环境卫生评比,奖优罚劣。
“屋子周边干净整洁,我们住着舒服,再不愿意回到过去乱糟糟的生活环境。”村民宋金香说,现在大家不仅改掉了很多坏习惯,还主动当起监督员,共同维护村庄环境。
绿色产业发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整治环境是第一步,把绿水青山转变为生态福利,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宋玉春介绍,坂坑村立足空气质量好、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优势,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高山农业产业,做足“绿色”文章。
“这一款‘伊豆之蛹子’主干弯曲很到位,出枝点也很多……”在坂坑村的天蓝蓝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直播间内,主播王永光直播带货,短短几个小时销售额便超2万元。
在外创业党员王永光返乡创办天蓝蓝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精心培育了上百个杜鹃花品种,依托线上销售、线下花海旅游节等,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通过土地流转,让荒地变花园,每年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宋玉春说,天蓝蓝公司还成立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该村7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今年初以来,坂坑村党支部进一步探索村企共建新模式,投资50余万元入股天蓝蓝公司,开辟“微拍堂”线上直播销售平台,拍卖杜鹃盆景、小型盆栽和泗桥特色茶叶、鸳鸯果等,让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截至目前,王永光已经进行了上百场直播,售出7000多棵杜鹃,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花卉产业“绽放”的同时,坂坑村还积极引进高山水果、渔业等绿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与福安市虎头村支部联建,技术共享,种植高山水蜜桃50亩;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翔渔业公司,养殖鲟鱼、加州鲈鱼、军鱼5万余尾。
绿色产业发展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据统计,2019年,村民依靠种养业获得土地流转费和劳务费100余万元,村里32名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