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要求?近日,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表示,“十四五”时期农田建设将坚持稳中求进,突出质量导向,统筹建设保护,优化区域布局,加强改革创新,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建设行动,加快推动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夯实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基础。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推动农田建设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型,在确保完成既定数量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建设质量,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时,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优化建设布局,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形成以“两区”为主的建设布局,集中力量把水稻、小麦生产功能区尽早全面建成高标准口粮田,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十四五”时期,农田建设将突出不同区域主攻方向。东北地区重点加强工程配套,提高建设标准,集中打造大规模现代化粮食保障基地;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突出高效节水灌溉,重点解决灌溉保障条件薄弱、田间设施老化损毁等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加强灌排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农田抗旱防涝能力;西南、东南和青藏地区着力解决丘陵山区地块破碎、土层浅薄等问题,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
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和健全的管护机制。为此,“十四五”时期,将创新多元化投入模式,强化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保障机制、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比例、扩大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债券发行规模和地区、争取更多国际组织资金支持等,同时积极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投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要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积极探索“田长制”“田保姆”等管护模式,鼓励地方因地制宜采取财产保险、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公益性管护员等方式,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农田设施管护。另外,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动态监管,加快建设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构建全国农田建设“一张图”系统,实现农田建设全程信息化监控和精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