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建阳彭墩村:山垄田“变形记”
2021-02-19   作者:汤文娟 庄妍 伊凡   来源:闽北日报

春来,所有的土地都梦想歌唱。

日前,在建阳区彭墩村近300亩的田地里,挖土机“铿铿”挺进,赶挖水沟;农民有序地向地里抛洒有机肥。这块曾一度被抛荒的山垄田,在村民的“改造”下,正逐渐从沉睡中苏醒。

“我们正在对村里的‘烂田’进行改造。”彭墩村党支部副书记、建阳区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林贵富迫不及待地把带到田地旁。原来,这片三面环山的背阴田,田块狭且碎,地下水水位高,加上光照不足,水温低,产量低,之前一直被村民们嫌弃。“改造前,这块山垄田亩产值3000多元,村民外出打工,一天工钱300元左右,所以大家宁愿往外跑,田地自然就撂荒了。”

农民有序地向地里抛洒有机肥 (伊凡 摄)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深深打动着我们农民的心,我们誓要把‘烂田’变良田。”对丘小、水冷、泥烂、产量低的山垄田进行改造,林贵富说干就干。

2019年底,林贵富和合作社带头人一拍即合,他们逐户解释他们的计划,诚意说服村民。最终成功流转了近300亩土地,50余户加入“改造计划”。

“这片地,从前被分成100多丘小田,又碎又小。”林贵富告诉,2020年初,大家自掏腰包凑了近100万元,开始“大刀阔斧”对山垄田进行改造。降低落差,平整梯田;重塑田埂,合并小丘;开沟排水,垫高土层……很快,近300亩的山垄田“小丘变大丘,深田变浅田”。

“拼”好了的碎田 (伊凡 摄)

“拼”好了碎田,村里开始为现代化机械耕种做准备。合作社召开了多次社员讨论会,集思广益后,大家最终决定在田地中纵向、横向分别开设数条4米宽的机耕路,方便大型农耕机械进入,也便利农民运输稻谷。此外,他们又在连片田地的中部区域,利用落差,开挖一个蓄水池,方便农田灌溉。“我们在作业前,都是用测量仪测差的,误差在5厘米内。”林贵富说,现代农业少不了科技的助力,虽然前期要投入很多资金和精力,但只要认真做,之后的生产成本可持续降低,效益也很丰厚。

近日,林贵富和村民们抢着天晴,把建阳区农业局送的有机肥施下去,还播撒了500多公斤的紫云英种子,固氮增肥,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好准备。根据他们的“改造计划”,今年5月前,所有的改造工程和前期备耕工作就会结束,改造出他们“希望的田野”。

“今年秋天你再来看,这里一定是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林贵富指着身后的土地笑呵呵地说。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