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坚持系统观念,找准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漳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漳州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推动食用菌产业向工厂化栽培、产业化发展升级跃迁。目前,食用菌产业具备完整的产品鲜销、加工生产链,从业人员超35万人,自2016年起跻身漳州农业百亿元支柱产业。漳州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白背木耳、工厂化杏鲍菇生产和出口基地。
示范带动 引领转型
连日来,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的菇农们忙着采菇,在九冬蘑菇产业园区,机器将培养料有条不紊地送上菇架。在这里,得益于标准化温控菇房,反季节种植兴盛。
“传统种蘑菇看天吃饭,有了温控菇房,一年四季都能种蘑菇,平时上料、采菇有专门设备辅助,轻松多了。”去年,菇农林文武同其他几位菇农共同成立众兴合作社,入驻九冬蘑菇产业园区,园区统一提供培养料和技术指导。
角美镇是漳州蘑菇重点生产基地,双孢蘑菇种植历史悠久。2015年以来,漳州台商投资区通过设立蘑菇产业化发展基金、龙头企业与产业园区示范带动,促进蘑菇产业向工厂化、设施化、标准化转型升级。
同发集团率先建设“双孢蘑菇工厂化”示范基地和培训中心,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建立一次、二次发酵隧道,向分散菇农统一供应培养料,提供标准化菇房改造建设和技术指导。2019年起,以九冬蘑菇产业园区为示范基地,政府补贴资金,通过出售、出租标准化菇房,提供环保型蘑菇培养料,将部分菇农集中到园区生产,引导其向标准化栽培靠拢。
“传统菇农一年种一茬菇,而工厂化栽培一年能种5~6茬菇,每平方米年产菇可达180公斤以上,一间温控菇房能顶四五间传统菇房。”同发集团总裁助理王翠娟介绍,虽然标准化菇房的生产成本更高,但能减少用地、用工成本,解决环保问题,蘑菇产量、质量更有保障,在反季节种植蘑菇和探索珍稀菌类栽培上优势明显,整体效益是传统种植的8至10倍。
如今,九冬蘑菇产业园区内已入驻4家合作社,年产值超700万元。有了样板示范带动,附近不少菇农也陆续合伙建立合作社,搭建温控菇房,进行产业转型探索。2020年起,漳州台商投资区进一步以统一优惠价、直补供料国企的方式向分散菇农供应培养料,推动全区蘑菇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培养料供应量约8000吨,辐射农户108户。2020年当地食用菌种植面积约302万平方米,年产量8.45万吨。
科技助力 升级跃迁
位于漳浦海峡两岸农业硅谷的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金针菇自动化瓶栽生产线上有序工作着。原料库、出菇车间、灭菌房、包装车间等通过传送带连接,实行封闭管理。通过物联网中控平台可对各生产环节进行数据采集、监控和智能控制,从而实现模拟自然生长环境培育金针菇,无需使用农药和化肥,日产可达90吨。
作为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集聚区,漳州拥有63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日产400吨,10家省级龙头企业中,就有3家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近年来,通过技改扩建,建立完善生产质量监控体系和可追溯体系,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生产方式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变。尤其是随着菌包生产智能化自动化的建设、无菌接种车间的普及等,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智能化程度,解决了用工短缺问题,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效益。2020年全市食用菌鲜品总产量达79.5万吨,同比增长5.38%;产值40.5亿元,同比增长8.71%。
要走出一条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之路,少不了科研助力。
近年来,漳州市农业部门持续推广示范双孢蘑菇W38、W192,白背毛木耳“漳耳43-28”等高产稳产品种,并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选育出金针菇“农万金8号”“农万金88号”、杏鲍菇“成杏2015-6”,进一步优化当地的食用菌品种结构。
“由于漳州市金针菇和杏鲍菇菌渣数量多,我们还开展金针菇菌渣和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配方试验、秀珍菇新品种和培养料配方试验,筛选出适合蘑菇栽培高产配方,为蘑菇栽培寻找更多的原料,帮助菇农降本增收,实现废菌渣循环再利用,促进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陈国平介绍,漳州每年可产生18万吨菌渣,可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6万吨,创产值6亿元。
此外,食用菌栽培产生的废料,经降解后可作为优质有机肥出售。从花钱请人清理菌渣,到废料也能卖个好价钱,如今的食用菌栽培更加绿色环保。
延长链条 产业增值
产能提升了,市场能否完全消化?随着消费市场对食用菌需求的提升、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龙头企业的销售网络加持,漳州食用菌的销售范围不断扩大。鲜菇价格高,大多直接进入市场销售。而经过分级后的其他蘑菇或鲜菇市场消化不了的部分,在深加工行业依然大有可为,也因此催生了一批生产蘑菇罐头、蘑菇脆片、腌渍蘑菇等食品的加工企业。
漳州市还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延长产业链。同发食品将蘑菇预煮液经过过滤、浓缩、分离等流程,生产出蘑菇酱油、蘑菇味精;海山集团和片仔癀共同开发出保健食品“菇精糖片”。据统计,仅同发食品研制出的多种混合食用菌罐头,就带动农民增收7000多万元。
自2007年起,一年一届的“中国蘑菇节”在漳州已举办了十三届,为国内外食用菌行业信息和商贸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中国蘑菇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食用菌行业盛会,也带动了漳州食用菌的出口。目前,漳州是中国蘑菇罐头生产、加工、出口最集中的区域,蘑菇罐头出口量占全国八成,食用菌鲜品、干品、罐头制品、菌包畅销海内外。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漳州食用菌产业得以实现提质升级。目前,漳州食用菌业的菌种选育、技术服务、专业化生产、保鲜、加工、市场营销、设备制造等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形成上下游关系链条完整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共有200多家食用菌加工企业,还有2家企业集中专门生产菌包(培养料),10多支专业服务技术团队,3家食用菌机械制造企业,食用菌机械产量占全国40%。2020年,漳州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