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古雷港经济开发区霞美镇黄埔村村民正在全力采摘最后一批枇杷。“今年我们村扩种枇杷近1000亩,总产量预计超3600吨。”村支书蔡若飞满脸喜悦地说。
不同的农业产业,相同的增收喜悦。霞美镇经济发展渔农并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园”,突出做好“霞美海蛎、刘坂白虾、黄埔枇杷、巷内杨梅、北江鲍鱼”等一村一品。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4.8亿元,同比增长26.3%,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同比增长5%。
这里的枇杷质优价高
古雷半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阳光充足,十分适合枇杷生长。黄埔村也是全镇的枇杷销售集散地,全村种有“解放钟”“早钟6号”等品种枇杷共2000多亩。
“这里的枇杷甜度高水分足,果实饱满。”黄埔村达宏水果合作社负责人朱和安说,“解放钟”品种是村里根据市场需求,从外地引进品种改良技术后,开始扩大种植,这个品种的枇杷收益高,市场零售价1公斤高达40元。
目前,达宏水果合作社里共有12户农户,今年采收了约200吨枇杷,产值400万元。
“这里一亩地大概只种20棵果树,疏散的种植环境,使这里的枇杷长势更佳,摘果后的一个月枇杷树就长新芽了,我们会即刻修剪,让每根树枝只留下一颗芽,控制来年果树的挂果量。”村民朱必生种植枇杷十几年了,今年优选枇杷的市场价格不错,但鲜果的销售时间短,销量上不去,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据了解,黄埔村户均种植枇杷10余亩,每亩产量约2000公斤,这里枇杷集中成熟的时间在三四月,采摘时间较短。一户农户在十天之内可以采收约2.5万公斤枇杷,这些鲜果必须在20天左右完成运输销售,否则会出现果实皮皱以及表皮被风化的现象,品相变差导致滞销。目前,黄埔村还没有专业化的冷库,农户们只能将一部分枇杷运往临近乡镇或县城的冷库储藏,增加了不少运输成本。不过,蔡若飞说:“今年,村里已规划出24亩土地,建设专业冷库以及水果采购集市,项目已申报待批复。”
漳州叮铛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枇杷膏体、果酱等深加工产品,去年产值1000万元。公司从3月开始收购当地农户的枇杷,平均每天收约2500公斤。今年,叮铛食品已在黄埔村收购约100吨枇杷鲜果。目前,公司在天猫、京东、阿里巴巴分别开设了直营店铺,第一季度,全品类电商销售额达53万元。
目前,黄埔已初步形成鲜枇杷、枇杷花茶、枇杷膏、枇杷果脯等产业链。
一亩虾池三个商机
陆上果蔬飘香,海里鱼虾正欢。董门村位于霞美镇东南方,三面环海,水产养殖是村里的主导产业。这些年,村里的养殖户积极探索、优化养殖模式,一改传统的鲍鱼对虾养殖产业,依托“龙头公司”先进种苗培育及成品套养的养殖技术,建立起“热带鱼+南美白对虾+扇贝”的生态混养模式,经济效益翻了一番。
在村民蔡春庆的虾池里,一筐筐篮子鱼正被捕捞上岸,准备发往深圳。蔡春庆的70亩虾池依海而建,海水养殖,篮子鱼与南美白对虾在此和平共生。鉴于池子底层沉淀了大量海沙,去年他引入美国红贝套养,这又给虾池增加了一笔不错的收益。
“纯对虾养殖不景气,5年前我便摸索着进行篮子鱼和白对虾混养的模式,每年春天,放入虾苗后一周再撒入篮子鱼苗,虾料可以同时喂养鱼和虾,虾池里长出的青苔又成了篮子鱼最喜爱的天然饵料。”蔡春庆说,今年套养了红扇贝后,现在每亩虾池的产值在6万元左右,每年他的虾塘可获得约450万元收入。
除了海产养殖,一部分村民则依托大公司进行珍珠龙胆鱼、花蛤等种苗培育。目前,董门村共有海产品养殖基地1000亩,年产量1500吨,通过品种优化、循环养殖、科学育苗等,2020年海产品养殖(含育苗)经济收入达4200万元,同比增长10.5%。
乡村美了庭院靓了
村内有一个小型水库,村庄背山面水,这是黄埔村最天然的生态资源。
当前,黄埔村以建设“山灵水韵度假地、湖畔田园生态村”为主题,充分利用水库、古厝、枇杷林等优越的山水自然环境,以“全域景区化”建设为路径,致力打造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田园观光”为一体的一站式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
2020年,董门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先后投入30余万元建设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硬化公路1公里等,绿化面积500平方米,村容实现亮化、美化,今年村里正规划建设27间店铺,作为海产品销售集市一条街。
“通过集中开展村容整顿专项行动,共拆除违建5处1080平方米,清除生活建筑垃圾350吨,建立全村垃圾日产日清模式,扮靓了农家庭院。”董门村村支书蔡加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