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出用“绿”转型、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三明将乐县常口村凝心聚力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杨长新/摄
青山巍巍,绿水潺潺,茂林葱葱。行走在福建三明,满眼都是绿色。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近80%,是全国最“绿”的地级市之一。
这里也是革命热土。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苏区,还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是“扩红补给”的重要地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在他的推动下,多项改革由这里走向全国。今年3月23日,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直面问题”“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这里传承。20多年来,三明市牢记嘱托,坚持绿色优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用“绿”转型、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工业立市 生态兴市
“城里的钢铁厂,美得像花园。”去年年底,这首《三明后生仔》火遍大江南北,歌中所唱的钢铁厂就是福建三钢集团,也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企业。
三钢对三明意义重大。三明因三钢而兴,先有三钢,后有三明。1957年,来自全国的10万建设者支援三明,建成一座钢铁厂,奠定了工业基础。1960年,三明市设立。
矗立在城市中心的三钢,也给三明带来诸多成长中的“烦恼”:工业污染严重、城区雾霾不散,犹如过江“乌龙”。1979年,三明市被国家列为“75个全国重点污染城市之一”。1995年,三明市区的降尘量与鞍山、包头并列全国第一。对于严重的粉尘污染,市民抱怨称“一年吃进一块砖”。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三钢陷入生产经营困境——地处山区,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物流成本高、规模优势弱。就在企业脱困最吃劲儿的时候,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两次到三钢调研,对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等提出具体要求。
一席话,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激发了三钢人爱拼敢赢的闯劲。
20年间,三钢的钢产量从2000年的117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1200万吨,利润总额、吨钢利润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三钢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大环保治理和升级投入,成功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不增废、增产不增能耗”的目标。如今,厂区降尘量与全市降尘最少区域接近,还在2018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三钢厂区观鱼台里,鱼群畅游,池中清水就是由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而来。
三钢的转型,是三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三明坚持“工业立市”与“生态兴市”并举,对污染产业大刀阔斧整顿。
三明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邓朝祥,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5年有余,见证了市区空气质量“脱胎换骨”的变化。他告诉中国改革报、改革网,2004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只有67.9%。如今,三明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
敢闯敢试 “林改”先锋
三明永安市洪田村——一个闽西深处被武夷山脉包围的地方,1998年因“分山到户”的改革创举,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经过调研,亲自主导推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了“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
今年61岁的洪田村村民曹桂富,是1998年林改的亲历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靠山吃不了山,乱砍滥伐很严重,很多都是盗砍盗伐。眼瞅着山秃了一片又一片,当年的村支书邓文山和村委会主任赖兰亭着急啊,下决心在村里实施分山到户。前后历时4个多月,最终,村里812口人,每人分得山地6.2亩。”
山有肥瘦,林有好坏,怎么分才能让村民觉得公平?洪田村组织“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老农和村民代表组成评估小组,逐片查明山场类型、面积、蓄积和出材等情况,将山林按照全村总人口平均划为三大片,在尊重村民意愿前提下,引导村民实行联户经营,全村共形成16个经营组,采取抓阄方式进行分配。
曹桂富是当时的村民代表,家中5口人,共分得林地31亩。“站在村民角度上,分山到户的决定本身是有效益的。产权明晰了,村民看山护林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单凭分山到户,就能过上好日子?“钱从哪里来”“树要怎么砍”“单家独户怎么办”等新矛盾、新问题逐渐显现。发展壮大缺资金,那就让林地“变现”,福林贷、益林贷等一批普惠金融创新产品应运而生。一些在高速公路和湖泊周边的重点生态区的山林,由于加强生态保护不再允许砍伐,那就探索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改造提升机制。单家独户效率低,那就分离“承包经营权”:林地所有权归还村集体,分离出来的经营权可以流转。
全面深化林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不断推进林改走深走实进程中,以“国民美食”沙县小吃出名的三明市沙县2019年底率先推出“林票制”改革,持有林票的村民可随时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这一改革综合解决了林业难融资、林权难流转、资源难变现的难题,让林农可持续享有“绿色收益”。
点“绿”成金 “接二连三”
地处闽江上游金溪畔的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背山面水,人口不多,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碧波荡漾的金溪河上,身着运动服的健将奋力挥桨,皮划艇行经处,水面荡起阵阵涟漪。
“很多皮划艇运动队把这里作为训练基地,就是看上常口村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林顺悠悠讲起20多年前的一桩往事,“有一家木筷厂看中了与村部隔岸相望的那片林子,开价就是20万元,而当时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
村“两委”在讨论时,想起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1997年4月在常口村调研时“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的嘱托,在紧要关头抵住诱惑,做出正确决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多年守山护林,常口村走出了一条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比1997年增长10多倍,村集体收入122万元、比1997年增长40多倍。
今年3月,森林覆盖率达92%的常口村成为福建省首个探索“净零碳排放”的乡村,未来将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实现全辖区范围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青青翠竹铺就致富路。点“绿”成金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盛产毛竹的永安市。2020年,永安市竹业产值91亿元,竹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最快的产业项目。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提出“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要求。长期以来,永安市逐步形成“主攻二产、拓展三产、带动一产”的竹产业发展新格局。
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秀告诉,竹子在永安实现了“吃干榨尽”、“竹”尽其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永安的毛竹如今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全世界货运集装箱的底板上。2020年,订单量更是逆势上扬,毛竹收购价一度超过700元/吨,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绿色是三明发展的底色,生态是三明最大的优势。近年来,三明市康养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泰宁县际溪村“耕读李家”森林康养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在打造过程中,一方面尽可能保存村庄原有风貌、凸显丹霞田园风光,一方面融合生态、文旅、康养等业态。仅旅游这一项,际溪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可增加5000余元,村集体年均收入也从原来不到5万元发展到现在的24万余元。
在红旗的引领下,守护绿水青山,成为三明人融入血脉的持之以恒;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则是三明人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看今朝,风展红旗依旧,林深水美如画。
手记
三明的“绿”有史可稽
“不砍树,也致富”,这句话的精髓早已融入三明人的精神血脉。上世纪末,面对20万元的巨大诱惑,纠结于“卖,或是不卖”,将乐县常口村的那片“幸免于难”的林子,就是三明人的选择。
连绵的青山,曾经作为革命年代的天然屏障,孕育了一方红色热土。1932年3月1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第10次常务会通过《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以下简称《决议案》)。这是当时恢复生产、发展林业经济的一份重要文件,也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唯一一件同类“红色文档”。
值得关注的是,《决议案》阐明了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包括发动群众、宜种场地、种子选择、禁伐、开展竞赛等。
《决议案》公布后,各苏区政府纷纷响应。据清流县林业局考证,清流县境内仍保存有上世纪30年代种植的木梓200多亩。在植树运动的影响下,宁化、清流一带形成了种植油茶的习惯,油茶产业迅速发展。如今,清流已成为“中国油茶之乡”。
在福建(永安)林权改革陈列馆,一块古朴斑驳的禁伐碑更加耐人寻味——三明人民热爱森林、保护森林的传统渊源有自。
永安植树的历史往上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年间,当地群众自发并经过当时的县衙批准,在西洋镇设立4块禁伐碑,规定严禁采伐竹木,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
23年前,就是在三明永安市洪田村,面对当时乱砍滥伐的歪风,村民再度自发掀起了一场“分山到户”的林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这里推向三明、推向福建、推向全国。如今,新一轮三明林改,意在让山更绿、民更富、村更强。
林深竹茂的三明,绿色历史可回首,绿色未来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