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甲坑:红土地孕育新生机
2021-06-07   作者: 郭晓红 通讯员 吴通华   来源:闽东日报

从高空俯瞰,寿宁县犀溪镇甲坑村“岗垅革命纪念碑”高高耸立,“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纪念碑”“闽东特委福寿办事处纪念碑”庄严肃穆。在这里,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让初心在革命老区绽放光芒。

甲坑村地处闽浙两省三县市交界,下辖7个自然村,全村现有388户1526人,党员46人,是著名老区基点村。这里,曾是闽东革命中心之一。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甲坑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红色政权,村庄多次遭受国民党军队、地方保安团、反动民团的围剿,房屋被焚毁,数个自然村变成“无人村”,有名字记载的革命烈士就有61人,革命五老61人,无名烈士更是不计其数。离村子不远处的溪涧悬崖上,有一个外窄内宽的“红军洞”,这是当年村民提供给受伤红军战士的休养场所。除此之外,全村还有军服厂、军工厂等红色遗址及7处省级保护革命旧址。

因地处寿宁县最偏远的山区,又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严重摧残,甲坑村曾是闻名全省的“六无”(无公路、无电、无自来水、无广播、无医疗站、无校舍)贫困村。“村民出不去,游客更是进不来。”提及甲坑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村主任叶奶寿感慨连连。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甲坑发扬老区革命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先后完成道路拓宽改造、自来水修复、停车场修建、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五通”并因地制宜发展茶叶、锥栗等种植业和山羊、蜜蜂等特色养殖业,不断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立足红色资源,近年来,甲坑村先后修建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纪念碑”“中共闽东特委福寿办事处旧址”纪念碑、“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军区纪念亭”,完善了甲坑革命传统教育室。

为推动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犀溪镇党委、政府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将甲坑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纳入廊桥文旅小镇项目建设核心规划,围绕“甲坑闽东革命博物馆、红军洞、中共闽浙边旧址”,打造能满足200个学生研学、食宿、社会实践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修缮革命遗址。同时,依托当地幽、险、奇、峻、幻特色,将郑家坑与甲坑村众多红色遗迹串接起来,形成红色教育体验游线路。

2019年以来,在外创业的甲坑村烈士后代缪寿建返乡无偿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参与甲坑旅游规划,计划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进行项目建设。目前,已建设岗垅革命纪念碑、红军食堂、游击队哨口岩、红军洞和部分革命遗址修缮。

红色故事永流传,老区焕发新姿态。如今的甲坑,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打卡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群众前往接受精神洗礼、感悟初心,为这片红土地描绘出了一幅新时代发展画卷。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