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养殖户正在“起鱼”
海上浮城,绵延数十里
“海上村”家家都通电,还装了卫星电视。
■近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养殖户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漂浮”在海上过活
■无节制排污令鱼苗存活率日渐降低
■虽近年行情不好,但仍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入驻
陈华钦蹲在鱼排上,伸手抓起一条四指宽的“大黄瓜”。离开了水的“大黄瓜”,扭动着身子,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耀眼的银光。
“大黄瓜”,是当地渔民对大黄鱼的别称。从陈华钦的肩头望过去,是成片不见尽头的鱼排。鱼排之上,矗立着一座座小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内的这些海上小屋,绵延数十里,面积达上百平方公里,既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育苗养殖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海上村落”。在这个村落中,生活着近万名靠养殖为生的渔民,创造了年产值超10亿元的水产经济。
这是一座真正的海上浮城。成千上万像陈华钦一样的养殖户,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漂浮”在这片海面上,无论吃喝拉撒,不管春夏秋冬。
这片海,承载着无边的鱼排,如同托起了养殖户无限的希望。然而,高密度的养殖,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污染,这片海域,也承受着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海上村”的居民来自全国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各式各样的房子错落有致地展开,就像是一个村落。让人惊奇的是,这不是在陆地,而是在海面,村庄就像从海水中生长出来的一样,随着海风一起摇摆。
昨天中午,从宁德市三都岛上的码头登上一艘木船,驶向位于三都澳内的海上村落。
约半小时之后,木船驶入村落。成片的木排连接在一起,整齐地排列在水道两边,像连环战船般漂浮在海面上。所有的木排,全都绑缚在直径约半米的白色塑料泡沫上方。船东老吴告诉,相邻的鱼排,都固定在一起,这样更能抵御风浪。为防止鱼排“随波逐流”,鱼排和海底之间用大拇指粗的绳子相连。
如果从空中俯视,所有的鱼排都呈现出“井”字形,养殖户将每一格称为“一框”。每一框的面积大概有十五六平方米;框里铺着渔网,养殖的黄鱼,就一直生活在渔网里。
框与框之间,则用三十四厘米宽的厚木板隔开,这些木板,也是海上村落里用于步行的道路。初次登上木板,如履薄冰,而养殖户则快步如飞,甚至时常还跳跃到另一条木板上。
海上房子有大有小,有些外墙还刷着鲜艳的颜色,大门基本都敞开着,不时有小狗在各个屋子窜来窜去。和陆上房子一样,每户水上房子门口也挂着一张门牌号,上面不仅写明门牌号码,还有屋主的电话。要寻人或者邮寄东西,都可以按照这个地址找到。
这里的养殖户们来自全国各地,远的来自四川、贵州,近的来自宁德附近的平潭、连江等地。
家家户户都能看卫星电视
在老吴的带领下,登上养殖户陈华钦的鱼排。陈华钦是宁德屏南县人,6年前和妻子来到这里。大致数了数,陈华钦的鱼排,有四十多框。在最靠近水道的几框上,是一个用木板搭成的平台,面积约有30平方米,平台上堆放着水桶、网漏、塑料泡沫和渔网等。和平台一框之隔的,是一座面积20多平方米的小屋,那是他和妻子在海上的家。
小屋被分隔成“两室一厅一厨”,两室里分别放着两张不到一米宽的床,厅里放着一台21英寸的老式电视。陈华钦介绍说,家家户户都安装有卫星接收器,能收到20多个频道。
在小屋的外面,一根食指粗的电缆从水里钻出,连接到小屋内的电闸上。陈华钦说,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用发电机。后来当地政府统一为海上村落安装了海底电缆,家家户户都通了电,有的养殖户甚至还将沉重的冰箱也搬到了海上。
陈华钦的妻子正在厨房忙碌着。她告诉,海上做饭都用罐装的液化气,淡水都从岸上购买,专门有人开船送水。1米多高的水桶,每桶水7元,能用一两天。
海上超市物品不比地上少
由于每次往返岸上都需要近两个小时,海上渔民想购买的日常生活用品,十分不便。有需求就有市场,原本做养殖的一些渔民看到了商机,海上超市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渔民的口中,海上超市被称为“船店”,那的确是开设在船上的店铺。这个村落里最大的超市“华仔食品”就是一艘巨大的木船。“华仔食品”老板吴玉华告诉,他的船店已经开了10多年。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三都澳里的海上鱼排急剧增加,高峰时期养殖户多达3000户,海上人口接近一万人。看到很多渔民定期上岸采购日用品,头脑灵活的吴玉华首先发现了养殖以外的商机。1997年3月,吴玉华借钱租下一艘旧船,载着从岸上批发来的各种日用品,在各家渔排间穿梭叫卖。“穿梭叫卖虽然很辛苦,但也是一种宣传,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船店的位置才比较固定。”
在这艘30多米长的船店里,水果、糖果、香烟、饮料、大米、啤酒以及香皂、洗衣粉、牙膏牙刷等等,各类商品将船舱塞得满满当当的。如果不是从窗户里穿进来的粼粼波光,还有波浪引起的些许颠簸,行走在货架之间,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浮在海面上的超市。
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船店里还销售一些只有海上渔民才用得着的东西,比如橙色的救生衣、搭建或者修补鱼排用的钉子、渔网修补针等等。
看到,在短短的五六分钟里,就有两批渔民乘船过来,分别购买了几斤苹果和一袋大米。老吴还告诉,船店里的商品价格,和岸上小店铺的差不多,生意也不比岸上的超市差。“这周边上百户养殖户,都到我这里买。”
船店只是“浮城”商业的一个缩影,乘船穿梭在成片的鱼排之间,还看到有饭店、饵料批发站等。
饵料代理商高飞告诉,整个三都澳的海上养殖基地内,一共有13家饵料代理公司,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交易量可达10万箱。高飞透露,他每天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赶到岸边从饵料商那里批发饵料,然后卖给周边海域的养殖户。平时吃住都在鱼排,十天半个月偶尔上岸走走。
冬冷夏热,还有蚊虫鼠蚁
尽管海上生活设施比较齐全,但是海上生活却无比枯燥乏味。
除了养鱼卖鱼外,由于海上村落中也没有其他娱乐设施,村民们闲暇时候,只能靠打牌消遣时光,女人则一般呆在木屋里看电视。吃饭也基本以鱼类为主,配点青菜。
另外,海上木屋不能装空调,冬天非常冷,夏天非常热,还有腥臭味和蚊虫老鼠,这样的环境也并不好受。高飞告诉,他的家人全都生活在岸上,他妻子曾经到渔屋住了两天,受不了屋子的摇晃和腥臭味,就收拾行李回家了,再也不愿意住海上。
只有来台风村民才会上岸
长期定居在海面,何时会上岸?对此,村民的一致回答是:台风。台风一来,不仅容易将鱼苗冲走,连村民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他们只能被迫上岸。
看到,在每户村民的家门口,都挂着一块铁牌,上面除了门牌号外,还写着海上报警电话和屋主的电话。“搞养殖的必须关心天气预报,台风要来的时候政府就会预警,通知我们赶紧搬到岸上去。如果遇到困难就可以打上面的报警电话求助。”
渔民接到台风预警后,会对鱼排进行加固。一般的大风大浪是禁得住的,因为所有的鱼排建筑都是固定在漂浮物上,水涨船高,不会淹没。
不过,可怕的是,台风一来,风急浪大,会把养在网子里的鱼苗冲到外面去。台风还会将村民在鱼排上搭建的木质房子摧毁,人留在上面非常危险,曾经也发生过渔民被台风吹落海中溺死的惨剧。所以,一旦有台风到来时,村民都会做好鱼排的全面检查后,转移到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