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福州”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2021-08-19   作者:江海   来源:福州晚报

“海上福州”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力争到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

微信图片_20210819172836.png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航拍图。 连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18日发布的《推进新一轮“海上福州”建设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力争到2023年,福州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全市水产产量、渔业产值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

力争达到3500亿元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5%左右;海洋先进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40%,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6%;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

到“十四五”末,福州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2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左右,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23.6%;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800万标箱。

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

装备制造基地

实施“宽带入海”工程和“光纤上岛”工程,建设海洋信息传输高速公路。完善海上通信设施和海洋观测站,构建海上卫星通信网络,推广船载卫星通信工程,形成海洋信息感知和传输网络系统。打造全球领先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加快海洋大数据建设,打造海上数字应用体系,建成一批服务平台。

打造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海洋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到2023年全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35亿元。

打造海峡西岸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聚力突破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瓶颈,以马尾造船厂、东南造船厂等企业为龙头,发展多用途海洋工程船、电推海工船、游艇等高端特种船舶制造产业。支持连江粗芦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船舶制造基地。

试点近海养殖“渔光互补”

积极争取列入全省地下水封洞库储油项目布局,推进罗源湾南北两岸、福清东瀚等地下水封洞库储油项目前期工作,建设成为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城市。

开展“海上风电+储能”试点项目建设,推动海上风电储能产业化应用。推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建设,实现产值100亿元。推动福清核电6号机组投产并网发电,加快7号、8号机组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更大支持,确保“十四五”末获得核准。

利用沿海各类海水养殖鱼塘、养殖水域,统筹推动建设漂浮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推动福清等地近海养殖“渔光互补”试点项目实施,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渔光互补”,到2023年增加装机容量5万千瓦。

打造4个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打造江阴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3年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实现产值600亿元,“十四五”末形成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打造连江可门高端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3年连江县可门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400亿元,再用3年至5年时间,形成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打造千亿级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3年产值达到500亿,再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千亿级铝基材料产业基地。

打造千亿级绿色高端钢铁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3年全市钢铁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300亿元。

动建57个渔港和避风锚地

有序推进深远海养殖平台开发,加快推动“百台万吨”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和养殖户参与深远海养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

实施海上养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打造定海湾绿色养殖示范区。持续推进人工鱼礁项目建设,投放养护型人工鱼礁3万空立方米以上。

推动水产种业发展,提升水产良种化,进一步巩固海带、紫菜等特色优势种业在全省领先地位。

建设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实力始终居于全国前列、全省首位。做大做强连江鲍鱼百亿强县,打造福清烤鳗、连江鱼丸等特色水产品产业链。

加快推进渔港建设,全市动建57个渔港和避风锚地,建成4个中心渔港、4个一级渔港。完善渔港配套服务设施,打造集渔船停泊补给、水产品集散加工、休闲渔业为一体的渔港经济区1个。

打造港口群铁路覆盖四大港区

以推进江阴、罗源湾港区建设为重点,统筹兼顾松下、闽江口内等港区建设发展,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港口群,提升福州港的枢纽地位。

建设福州港口后方铁路通道北段并谋划南段,串联可门港、江阴港铁路支线与峰福铁路、向莆铁路,全天候开行专用货运铁路列车。开展长乐松下港铁路专用线和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项目前期研究,实现铁路对江阴、闽江口内、松下、罗源湾四大港区全覆盖。

促进公铁联运无缝对接,完善疏港公路体系,加速开展机场第二高速、滨海新城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升港区疏港公路快速通行能力。

促进航运业发展,争取地中海航运等航运巨头在福州市布点,设置干线。培育运力规模超10万载重吨的海运骨干企业5家,培育引进航运保险、船舶和航运经纪、船舶管理、海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5家以上。

打造三个滨海旅游度假区

充分挖掘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福船文化、郑和文化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海洋历史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福州海洋文化。

打造三大滨海旅游度假区。在长乐滨海旅游度假区、琅岐国际生态旅游岛、连江环马祖澳旅游区打造集旅游度假、会议培训、体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滨海休闲旅游度假综合体。

开拓休闲渔业新业态。打造环连江定海湾、罗源湾、福清湾渔业休闲旅游集中区。做大做强福州金鱼产业,发展观赏型休闲渔业。以打造“水乡渔村”为抓手,开拓渔业与旅游、休闲、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休闲渔业新业态。

治理和修复近岸海域岸滩

开展生态整治修复工程,进一步强化近岸海域、岸滩和海岛的治理和修复。开展入海排污口溯源排查,落实污染物减排方案。深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控制陆源垃圾输入,开展海滩垃圾、海漂垃圾监视监测和督促清理。加快海洋生态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体系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近岸海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协调联动响应机制。加强应急设备、船舶和人员配置,强化事故现场应急监测、污染处理和事后影响评估工作。

探索临港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和重点任务,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化转型。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持续降低海洋工业领域碳排放强度。继续总结完善用能权交易试点经验,推动高耗能行业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减少能源消费。强化工业节能监察,加快形成推动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整体提升的长效机制。

构建福州都市圈海洋创新共同体

鼓励福州都市圈海洋龙头骨干企业在福州市设立研发中心,构建福州都市圈海洋创新共同体。加快推进福州海洋研究院建设,支持在榕高校培养海洋领域高层次人才。

鼓励在榕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海洋技术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优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

大力培育海洋科技领域的领军型企业、高成长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支持现有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涉海农业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涉海行业龙头建设高新技术企业。

推动榕台合作应通尽通

拓展深化海洋城市交流合作。深化与深圳、上海、青岛等城市的交流,以竞争合作的方式,提升港口航运、海洋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榕台合作应通尽通。扩大榕台现代渔业产业合作,加快引进名优良种及水产养殖、苗种繁育、水产品加工等新技术。支持台资企业参与福州港口建设,推动福州港与基隆、高雄、台中等贸易港区业务对接,实现双方港口互为中转。做强“两马”海运快件航线,打造“福州—台湾—全球”物流通道。加强两岸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科技合作。

构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快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和招商工作,推动元洪投资区成为全球食品食材集散交易中心。加强东亚渔业合作,持续深化福州市与日本长崎市水产交流合作。扩大东南亚渔业开放合作,巩固福州市在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谋划建立21世纪海上合作中心,打造融合“项目对接、专业培训、海洋人才培养”等功能的综合性国际合作基地。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