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邹城怎样破解“垃圾围村”难题
2016-09-01   作者:程天赐   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走进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石鼓墩村,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苍翠欲滴的绿化景观映入眼帘,设计精美的果皮箱、排水道罗列两侧,整洁卫生的乡村面貌让人眼前一亮。

  “有空可以来这住几天,体验一下我们的农村生活!”好客的村民发出热情的邀请。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和乡村风情,使得石鼓墩、北齐、小莫亭等几个村庄连片发展成为乡村游新宠。

  近年来,邹城市把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实现了城乡环卫全覆盖作业、精细化管理、常态化运行,群众居住环境不断优化,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典型。目前,全市895个村居已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建机制,破解“垃圾围村”

  在郭里镇朝东村,刚清扫完村内卫生的环卫工人仲伟连正在进行着一日里最后的保洁工作,拿着抹布擦拭小型垃圾桶外部。“以前大家的环保意识不强,家家户户门口都碓着柴火,垃圾也随手往路边扔,到了夏天,味道特别难闻!”回忆起以前的村庄环境仲伟连十分感慨。

  而现在的朝东村,三圣河景观带穿村而过,村内巷陌交错、村容整洁,这番景象与仲伟连的努力密不可分,他是负责村里卫生的保洁员。“公司有规定,每天早上定点上班,逢工作量大还要加班清扫,村庄卫生必须时刻保持干净整洁。”老仲所指的公司是明德物业公司,他现在是公司的签约员工。

  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邹城市以市场化专业化为方向,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环卫一体化公司化运营机制,变过去“户、村、镇、县”四个管理主体为环卫公司一个主体,坚持“保洁公司一杆到底、管理作业互相分离”,经过公开竞标,目前全市13个镇、835个村及621公里国省道、县乡公路的保洁任务全部托管给专业公司管理,真正实现了通过市场化手段“一把扫帚扫到底”。在改变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该市还建立了标准化环卫作业体系和竞争机制,引入 2~3家保洁公司实行分区域作业,依据考核成绩每年对市场进行重新划分,以激励保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时刻保持高标准操作。

  强保障,确保“日产日清”

  张庄镇桑北村保洁员张洪堂每天都会骑着保洁车在大街小巷到处转转,看到有垃圾及时清理干净。“以前村里环卫设施不足,环卫队伍不稳定,清理完保持不了几天又恢复原样,现在环卫设施齐全,保洁员每天打扫,好环境就保持住了。”张洪堂说。

  桑北村人口505人,按照“一般村居每500人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的要求,张洪堂成了村庄环境的大管家。每天上午,他骑着镇里统一配备的清洁车,把分散在全村20余个小型垃圾桶里的垃圾运送到村中央的吊臂式垃圾箱里,垃圾运输车每天会把垃圾运到镇垃圾压缩中转站,随后再由大型垃圾车集中运输到市垃圾处理中心……

  像桑北村一样,邹城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环卫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按照村居每500人或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国省道每3公里及县乡公路每5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配备3600余名保洁作业人员;按照每户配备1个20升垃圾桶、每10户配备1个240升垃圾桶的标准配备各类垃圾桶3万余个,配置保洁三轮车3589辆,建成日处理量450吨的垃圾处理厂1处,配备垃圾中转站79处,配置大型中转车、清扫车等各类机动车辆168台、吊臂式垃圾箱1958个,有力保障垃圾转运需求,确保农村垃圾“日产日清”。

  日巡查,建立“常态机制”

  “环卫效果由群众检验,群众满意就是工作标准”。邹城市住建局农村环卫监督管理科李志野介绍说,每季度该市定期组织一次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把调查结果量化赋分,计入环卫一体化考核排名。

  为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后不反弹、管长远,邹城建立了市、镇、村、保洁公司四级监管责任,市农环办负责对各镇履行管理职责进行监管,各镇负责对保洁公司作业质量进行监管,村居负责对保洁人员日常工作进行监管,保洁公司负责对保洁队伍作业质量进行内部监管,层层落实环卫监管责任。同时,坚持“日巡查、月评比、季调查、年终考核”,形成督查、反馈、整改、落实环环相扣的监管链条,把群众满意度和评比结构直接与兑现保洁运营费用相挂钩,有效促进了农村环境卫生质量的持续提升。

  “现在村民人人都成了卫生监督管理员。”香城镇北齐村党支部书记齐士湖说。大伙儿不仅注重院里室内卫生,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制止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乡村“颜值”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