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浦城:种下香榧 静待芬芳
2021-09-10   作者:袁野   来源:东南网

“三棵五棵,油盐酱醋;五棵十棵,发财致富!”9月2日,在浦城县水北街镇陈源村,三香公司管护人员陈松华正在给准备种植香榧的村民们“算账”。“今年我们的基地的香榧就可以少量试产,大概一亩可以收入近万元。如果在房前屋后种植,进入盛产期后,平均一棵就能有近300元的收入。”据悉,除了连片的2230亩香榧基地外,陈源村村民们自行种植香榧的积极性也很高,目前已种植百余棵。大家把香榧种在房前屋后,期待它们成为自己的“致富树”“幸福树”。

be5f44a9-2009-4f7a-b472-553b3efeba65_watermark.jpg

香榧,是红豆杉科的木本油料珍惜树种,栽培经济价值高、生态景观效益好,还能产出健康干果,但对栽种环境要求很高。浦城自古就有种植香榧的习惯,忠信镇毛洋村香榧古树群、富岭镇千年香榧王等原生榧树也是远近闻名。“由于香榧成长周期长,对种植技术要求也高,所以我们的香榧一直没有形成产业。”浦城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建斌介绍,经专家多方调研认证,浦城发展香榧产业大有可为,于是从2015年开始,县里决定把香榧作为产业扶贫抓手之一,开始重点推进。

当时,经过乡贤牵线搭桥,浦城从“中国香榧之都”浙江诸暨引来了专业团队,成立福建省三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浦城建设育苗基地、种植基地,带头发展香榧产业。“发展香榧前期投入巨大,仅仅幼苗到挂果期要15年时间以上,而且还需要解决技术、土地、资金等多方面问题。”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县里依旧下定决心要扶持产业发展。“香榧产业兼具经济、生态效益,而且收益是长期、可持续的,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分管香榧产业的县领导孟世芬告诉笔者。

引来了公司,还需要政策的“培育”,产业才能“茁壮成长”。浦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从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发展。为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县里一方面协调县属国有林场林地给三香公司使用,减少运营成本。一方面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帮助企业申报了福建省现代农业开发项目,2018年又结合正在建设的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采取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合作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为了村民增收,更是为了乡村振兴。为此,浦城县积极鼓励村民种植香榧,各村结合自身情况,推动村民通过加入合作社、与三香公司签订订单等形式,让香榧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渠道。在盘亭均溪村,村党支部综合利用省级扶贫开发资金,鼓励贫困户种植香榧,并发动党员义务帮助种植,平均每户种植5棵,预计今年即可投产。忠信镇毛洋村,则采用村民入股种植,村合作社帮忙代管的形式,帮助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种植香榧。

“香榧产业需要一定的发展周期。因此,在前期的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赠苗和苗木打折供应、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劳动等模式,先后带动了6个乡镇的200多户贫困户及普通村民种植香榧1000多亩,解决剩余劳动力200多人。”浦城县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介绍道,目前,一些乡村的香榧已经开始挂果,预计今年即可产生收益。“香榧进入生产期后每亩可以产生近万元的收益,是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为此,我们充分做好各类政策的接续、完善工作,推动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了这两者的衔接,除了用工、流转土地等方面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浦城还实施了香榧复合栽培技术,套种吊瓜、黄精、桔柚等作物3000多亩,有效提高了林地使用率,推动村民增收。

香榧产业发展周期虽长,但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路上却可以“一路芬芳”,还等于给子孙创办了一个“绿色银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香榧食品、提炼精油、制作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方面持续发力,把香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有力抓手,深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拓展香榧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把香榧树变成百姓的‘摇钱树’、变成当地的‘生态树’,让香榧产业在浦城‘绽放’。”浦城县委书记沈晓文如是说。(袁野)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