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惠安:开渔第一网 归来鱼满仓
2021-09-01   作者:欧阳荣华 黄坤龙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随着开渔期首批出海作业渔船陆续返航,连日来,泉州惠安的港口码头又恢复了往日繁荣景象,渔船上、码头边,随处可见渔民们忙碌的身影,200多艘渔船陆续返。

200多艘渔船陆续返航

靠岸卸货、搬运上岸、清点整理、挑选称重……8月20日深夜,崇武国家级中心渔港灯火通明,数艘返航渔船缓慢驶进港口,井然有序地停靠在码头。船刚停稳,渔民们顾不上休息,立马投入工作,将此次出海捕捞的渔获搬运上岸。借助渔船照明设备,只见渔民们挥舞着手中的捞网工具,从渔船夹板的水箱里捞出一只只梭子蟹,其他人员则熟练地进行简单清理、挑选分类并装筐。肉鲳鱼、九节虾、鳗鱼、黄翅鱼、带鱼……船舱冻库里,早已分筐装好的各种鱼类也被陆续搬出,并逐一铺满碎冰,整齐地重叠摆放在靠近岸边的甲板上,随后通过微型吊机一筐筐悉数搬运上岸。“全县第一批出海作业的200多艘渔船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崇武。近几天,每天都有30余艘渔船陆续返港,整体收成不错,小型渔船平均能有数百斤,中型则在3、4千斤左右。”惠安县崇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渔民出海靠天吃饭,能有如此收成,都要归功于国家休渔期政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

渔民一晚能捕捞20000斤

码头边,来自全县各地的海鲜批发商早早守候在此,崇武水产商张龙伙也在焦急地等待渔获上岸,趁着间隙与聊起了捕鱼经。“我的父亲和哥哥也是渔民,这次捕捞的渔获早就被人提前预订了,根本不愁卖。”张龙伙虽然从事海鲜批发生意,但对该行业也了解颇多。原来,不同型号的渔船,捕捞地点、作业方式、渔获种类也各有不同。其中,25 米以下的小型延绳钓渔船在近海作业,主要捕捞梭子蟹等;30多米的拖网渔船一般在台湾海峡海域,捕捞种类繁多,以杂鱼为主;50 多米的灯光捕捞渔船则更远些,主要捕捞巴浪鱼。“像我哥那艘 50 多米灯光捕捞渔船这次就去了江浙一带,行程需要十几个小时。夜间只要凭借探照灯就能吸引捕获许多巴浪鱼等渔获,要是运气好遇到鱼群,短短一个晚上捕捞多达20000斤左右。拖网沉甸甸的,拖都拖不动,还要配合抽水泵呢。”当提及鱼群,张龙伙对开渔第一网就更为翘首以待。出海作业,并不是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各类渔获的规格大小也与气温有关。近期天气炎热,鱼儿普遍不大,等过段时间天凉气爽,才最适合养鱼鳔,那时的鱼儿会长得又肥又大。

新鲜渔获上市

话语间,多艘渔船已将渔获悉数搬运上岸,装满各类渔获的箩筐在码头的空地上一字排开,摆得满满当当。刚上岸的渔获特别新鲜,顺溜的鱼鳞儿在灯光的照耀下银光发亮。这会儿,只见批发商们与早已预约的渔船主对接,过磅、记重、交钱、搬运上车,采购过程一气呵成。“这几天收购的大多都是杂鱼,以肉鲳鱼为主,码头批发价10元,市场零售价大概在15元左右,比禁渔期便宜一半。其他则在2、3元左右。”当张龙伙将渔获全部搬上车,已深夜2点多,熬夜对他而言早已习以为常。为保证渔获的新鲜度,他们一刻也不敢耽搁,满载渔获驶向各自所在的农贸市场。

为了便于贩卖,刚到达目的地,他们便当即根据规格、品相、种类等,对这些渔获进行分门别类,赶在开市前挑选装筐,加冰保鲜。这时天色已微亮,清晨5、6点钟的市场早有不少小商贩聚集,只为抢购最新鲜的第一网渔获。“品相较好的海鲜,最受市场欢迎,都会留作零售。其他规格较小、品相不高的杂鱼则会统一打包,运往晋江、东山等地的加工厂,制成罐头或饲料,一点都不浪费。”批发商们期盼着下一网渔获能继续满仓上岸。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