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前董村:小番薯做成大产业
2021-11-08   作者:余少林   来源:福州日报

长乐种植番薯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彼时,“甘薯之父”陈振龙将甘薯引进家乡长乐。400多年后的今天,一名“80后”正传承着陈振龙的精神,专注于培育优质番薯,致力于打响长乐番薯品牌。

  走进长乐文岭镇前董村,绿油油的番薯田间一派忙碌,富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锋渠与村民们正在忙着起果、装筐、转运,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在长乐生长的董锋渠从小就对陈振龙引进番薯拯救万民的故事耳濡目染。2012年,他从日本回国后看到了合作社模式经营的成功典型,下定决心传承陈振龙的精神,在家乡种植最好的番薯品种,打响长乐番薯的品牌。2012年9月,他在家乡成立了番薯合作社。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创业之初并不顺利,如果不是坚定传承陈振龙精神的情怀,可能也坚持不到今天。”董锋渠介绍,农业很多时候得靠天气,前期番薯品种和技术没改进时,着实吃了不少亏,“质量和产量都提不上来,我整宿整宿地睡不好”。

  为此,董锋渠盯准番薯品种改良,狠下功夫。在当地政府和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董锋渠带领合作社与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市农科所等单位的专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研发新品种、新技术,获得种植优质紫色甘薯新品种“福薯24”的授权,逐步改良和提高老品种番薯的口感、产量。除了“福薯24”,去年合作社还试种了全国100多种番薯,将从中筛选三四种,计划大面积推广种植。

  除了番薯种植,专业化育苗也是董锋渠关注的重点。“每年买苗都得花几十万元,为什么不自己做呢?”董锋渠说干就干,一步步将育苗销售做大做强。现在,育苗年产值就达500万元,种苗还畅销到浙江、上海、江苏等地。

  如今,合作社拥有番薯种植基地500亩,年产量达1000多吨,番薯销售范围辐射福建乃至新疆、甘肃、山东、江西、湖南等地,获得“福建省级规范社”“福建省级示范社”等荣誉,“长乐番薯”绿色食品标志认证、“长乐番薯”国家地理标志使用权也推动长乐番薯真正走向全国。

  带动更多家乡人共同致富是董锋渠的心愿。通过管理合作社积累经验的同时,董锋渠还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一批农户就业创收,为他们统一提供育苗、肥料、农药、技术支持,并统一包装销售。如今,每户通过简单的管理每年就能增加约5000元的收入,合作社社员也从最初的15户扩展到50多户。

  为推动乡村振兴,增加红薯附加值,合作社还进行番薯加工,产品包括番薯丝、番薯粉等。在当地供销社的引导下,合作社还成立了长乐番薯种植交流群,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林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