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荒山连片到瓜果飘香,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硕果累累
2021-11-25   作者:阙国豪 黄俊 郭亦斌   来源:闽西日报

“10元一斤,20元一斤,30元一斤,最贵的80元一斤。”在挂满红彤彤的橘子树前,果场的主人沈树朝一边请我们品尝刚采摘下来的橘子,一边忙着安排给21日收到的订单发货,当他说到最贵的橘子一斤卖80元时,我们都很惊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最好的例证。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连片都是光秃秃的荒山。”站在满眼青翠、果满枝头的长汀县三洲镇丰盈农场果场,沈树朝感慨万千。他告诉我们,2012年龙岩市长汀县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招商引资政策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鼓励,当时怀着对革命老区的一片深情,他来到三洲镇开拓荒山种植果树,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成立了长汀三洲森生杨梅专业合作社和丰盈美丽生态农场,在三洲、河田等水土流失严重的片区承包了3200多亩山地,种植果树、油茶等,至目前栽培种植了800多亩油茶,600多亩杨梅,1800多亩柑橘、柚子等。

“经过10年的努力,果场现在成了生态农场,荒山种果树,树下搞生态养殖。现在果树有30多个品种,我们从日本引进的橘子品种红美人、甘平、一品红,又从台湾地区引进了树葡萄、水晶杨梅、西柚等品种,这些品种品质更好、味道甜美,深受市场欢迎。” 沈树朝告诉我们。去年他的农场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标准基地,合作社被评为福建省百家示范合作社,去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500万元,今年农场的收入将达到1000万元。

创业的艰辛早已随着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全面推进、全面胜利藏进记忆的匣子里了。2011年12月、2012年1月,习近平同志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先后两次作出批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十年来,长汀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全面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荒山到绿水青山的生态巨变,如今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河田镇、三洲镇曾经是长汀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山光、面蚀、沟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情况普遍存在。像沈树朝一样,许许多多有远见的农民投身到水土流失治理中。长汀县世纪林杨梅专业合作社的金国平,针对山地缺少肥力、贫瘠的现状,他采取了开挖前埂后沟梯面种植果树,秋冬季结合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果园套种,高接换种,整形修剪,绿色防控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果树长势旺盛。通过这几年的治理,荒山变绿洲,并逐渐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现种有各种果树近千亩,每年有100多万元的收入。福建新农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几位返乡大学生,通过生态采摘园、观光长廊、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及种植研学,现有采摘园55亩,今年观光采摘游客预计达3万人次。

据长汀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至2020年,全县果园面积3.5万亩,产量16899吨,产值近亿元,主要有柑橘、杨梅、蓝莓、百香果、桃、李、柰等品种,种植面积百亩以上的果园有77个,其中标准果园12个,设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点的有12个。

在果场经济的带动下,全县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2020年12月底,全县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2565家。生态农场、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常年可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

长汀县通过纵深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绿化了青山,生态型立体化种养肥沃了大地,养育了果树,瓜果飘香带动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根据国家统计局长汀调查队公布的数据,2020年长汀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149元,比2010年的5966元增长了204.21%。

责任编辑: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