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出湖水丰盈的鄂陵湖
随着湖泊湿地生态的改善,黄河源头地区生活的藏原羚等种群也得到恢复
孩子们在湖边嬉戏
“过去湖面缩减导致黄河玛多段断流,如今黄河上游水流充沛,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海省玛多县三江源办公室副主任仁青多杰认为。
近日,来到位于黄河源头的青海省玛多县。站在海拔4610米的牛头碑前,黄河源头最大的两个淡水湖——扎陵湖与鄂陵湖尽收眼底。作为黄河源头重要的湿地系统,这两大淡水湖水位变化直接影响着黄河的流量。
扎陵湖、鄂陵湖变大了,湿地增加了104平方公里
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后,经星宿海和玛曲河注入扎陵湖。
扎陵湖在藏语中意为“白色的湖”,黄河干流自湖心穿过,在阳光的照射下,湖面微微泛白。鄂陵湖在藏语中意为“蓝色的湖”。黄河流出扎陵湖后,穿过巴颜郎玛山的山间峡谷,流入鄂陵湖。
“两湖平均海拔4300米,比青海湖高出1000多米。”玛多县委宣传部长李忠说,不同的是,两湖都是淡水湖,所以,才能在高寒缺氧的玛多,造就丰美牧场。
“两湖的生态对于黄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两湖。”仁青多杰掰着指头说,自2003年以来,玛多县相继实施了退牧还草、矿区恢复治理等工程,截至2015年底,全县退牧还草3378.8万亩,沙漠化防治52.87万亩,矿区恢复治理2.94万亩,湿地封育保护45.12万亩。
“如今,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平均值较2003年前后分别增大70多平方公里和110多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玛多县湿地保护站站长尤拉杰说,“玛多县再现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
随着两湖湿地系统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高,黄河源头地区降水量呈逐年增大之势,无降水日数减少,原本干旱的气候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牧草产量增加,草地退化趋势也得到了初步遏制。
过度放牧一度导致黄河源头常断流
了解到,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过度放牧,草场严重过载,玛多一度出现草场退化、湖泊干涸,严重威胁着当地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历史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整个玛多县退化草场达到2000多万亩,全县4000多个大小湖泊超过一半出现干涸,扎陵湖、鄂陵湖面积萎缩,造成源头河水断流长达半年之久。
“当时,扎陵湖、鄂陵湖周边草场被沙子一点一点地侵占,水位下降,人和牛羊吃水都难了。”扎陵湖乡勒那村的老人扎西对当年的景象记忆犹新。
“记得太清楚了,小时候,下午2点准时起风,一直刮到晚上6点。”仁青多杰说,吹风就起尘,视线模糊,能见度降到五六米,“风里夹杂的沙粒,把人脸打得生疼。”
除了过度放牧,鼠害猖獗、采金挖沙也是威胁两湖生态的重要因素。“草原鼠不仅多,而且不怕人,成群结队地在草场乱窜。”仁青多杰回忆说,后来,通过搭鹰架等措施,鼠害基本得到抑制。
尤拉杰告诉,2006年起开始矿区治理,实施了回填覆土、播种草籽、围栏封育等工程,取得初步成效。以2011年的扎陵湖乡、花石峡镇矿区治理为例,综合治理恢复过采区3051亩,修复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现状,有效减少和预防了危岩、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以草定畜,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日前在扎陵湖边举行的赛马节上,数十位骑手策马奔腾,围观的群众呐喊助威。“平日里没这么多人。”扎陵湖乡尕泽村村支书班玛次成说,尕泽村原有135户,后来实行生态移民,70多户进县城定居,“只有赛马节等重要节日时才回到乡里来。”
从2011年起,当地实行生态移民工程,牧民自愿放弃牛羊,进城定居。勒那村包队干部楼加说,原来他们全村超过2万头牛羊,属于严重超牧,现在不到5000头,达到了标准。
走在去往牛头碑的路上,李忠不无得意地说:“上世纪90年代,路都沿湖而行。现在水位上涨,那时的路早被湖水淹没了。”
“水位上涨,意味着湿地的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尤拉杰说,为了提高巩固湿地水源涵养能力,近年来,按照80亩草场一头牛的比例,以草定畜。
移民不仅享受草山奖补机制,而且在政府帮扶下,牧民群众由传统的游牧方式开始向定居和半定居转变,由粗放畜牧业生产向生态畜牧业转变,由单一的畜牧业生产向劳务输出、民族手工业等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生态保护意识普遍增强。留在村里的人也开始担任草场管护员,负责捡拾垃圾、巡护草场、巡查非法捕捞、捕猎。”李忠说。
据介绍,随着两湖湿地生态恢复和改善,藏野驴、黑颈鹤、黄羊等珍稀物种种群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