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干镇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村农耕人数减少。为提高群众农耕积极性,保障农业稳产增收,大干镇依托资源优势,将“稻鱼螺共生”综合种养纳入特色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021年10月,大干镇干山村探索“零碳农业”,引入“稻鱼螺共生”项目,计划新增50亩地进行立体种养。种养采用干山湖羊的粪污、鱼和田螺排泄物作为肥料,通过田螺松土,促水稻生长;水稻落花供鱼、田螺捕食;鱼、田螺捕食微生物,净化水生环境的共生模式,形成三生循环生态产业链。同时,利用太阳能杀虫灯和粘贴板除虫害,提高水稻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稻鱼共生、稻螺共养是根据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原理,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有机结合,在水稻稳产前提下,大幅度提升稻田产品质量,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功能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
目前,干山村正在修建鱼塘,预计种植水稻50亩,每亩可增收鱼80—100斤,螺40—60斤,较传统种植模式,每亩预计可增收2000余元。
这是大干镇探索“零碳农业”的一个缩影。大干镇立足 “大圣祖地、零碳顺昌”的战略定位,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稻鱼螺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资源化利用秸秆、农膜等,大大降低农业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稻田中的鱼儿摇身一变,成为稻田的“管护员”,不仅保障了群众的“钱夹子”“米袋子”,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稻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