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龙岩上杭白砂国有林场丘坊示范基地的500多亩山地上,数十名工人身披雨衣,挥锄种下木荷、栲树、枫香等一批乡土阔叶树种。“雨季天气种下去马上能够成活,后期基本不用补植。”守在现场指导的白砂林场营林股股长吴镜辉告诉。
据了解,自春节假期后一开工,龙岩全市便组织了200多名林业技术人员和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一片片新绿在闽西大地铺展开来。
“今年我们计划造林19万亩,改造松林50万亩,力争在一季度完成全年的造林任务。”龙岩市林业局局长张田华介绍,今年龙岩市国土绿化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水土流失精深治理,科学开展造林绿化,持续优化林分结构,进一步提升全市森林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这一切工作的抓手,就是加快实施龙岩市原中央苏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总规模33.71万亩,总投资3.26亿元,建设周期两年(2021—2022年),通过重点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区低效林改造、马尾松林林分结构优化、森林固碳能力提升示范、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建设等四大工程,统筹推进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去年,在龙岩市林业局、财政局等部门合力争取下,该项目被列为全国20个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支持的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之一(福建省唯一),获中央财政资金补助1.5亿元。这是龙岩林业史上争取国家资金量最大的单个项目。
龙岩市将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布局在水土流失治理基础扎实但生态仍然脆弱的长汀县、永定区,森林固碳潜力大、具备林业碳汇项目基础的国有林场,以及生态区位重要、林分改造任务重、林分稳定性弱、生态质量差的相对集中连片区域,通过人工造林、更替修复、油茶抚育改造等技术措施,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
项目实施过程中,龙岩市坚持精细化造林经营理念,严把整地、苗木、栽植“三关”,增加乡土阔叶树种使用比例,大力推进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有效增强森林固碳能力,美化森林生态景观。同时,积极探索国土绿化新技术、新模式,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林业科研项目,加快示范推广速生、优质、高效、抗逆的林木良种。
龙岩市还大力创新项目建设机制,去年培育新增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22家;创新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推出“兴林贷”林业普惠金融服务,累计发放“惠林卡”32883张、授信29.9亿元、用信19.1亿元;推动全省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平台落地武平。另外,鼓励中林集团、紫金矿业等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共同推进龙岩市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提升工程建设。
去年龙岩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进度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5.46万亩、退化林修复18.74万亩、营造油茶1.45万亩,三项工程进展均占总任务的70%以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去年全市森林蓄积量增长345万立方米,优化林分结构33.6万亩,马尾松林占比下降1.3%,森林质量持续提升;全市固碳量增长5.5万吨,为龙岩市日后的碳市场储备了一批林业碳汇项目;油茶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市高产油茶基地发展至33万亩,年产量1.12万吨,总产值5.73亿元,去年亩产值比2020年提高150元。国土绿化项目的实施还带动了近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个项目建设的意义在于,通过积极探索有区域代表意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全力打造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绿色创新发展的样板、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区,为龙岩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生态基础。”张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