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瓯市通过大力推广乡土阔叶树种造林,实施树种结构调整,5年累计完成乡土阔叶树种造林5.8万亩,乡村绿化0.4万亩,林分改造套种乡土阔叶树种4.1万亩,乡土阔叶树种造林面积约占人工用材林造林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实现森林质量提升的目标。今年开春至今,全市已完成乡土树种造林0.93万亩,免费配送乡土阔叶树苗木60万株,保持良好势头。
建瓯市委市政府将树种结构调整摆在造林工作第一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建瓯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加快重点生态区位乡土阔叶树造林实施方案》《优化树种林分结构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快树种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建瓯市政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造林绿化工作,发布《造林绿化指南》,主导树种结构调整的造林方向,明确任务目标。针对高山地区林农种植用材林、特别是阔叶树种意愿不高的情况,明确提出“切实加大用材林特别是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树造林力度,力争营造用材林面积达到造林总面积的80%以上”,并要求天然林和生态林中开展松林改造山场全部营造乡土阔叶树种。同时将树种结构调整工作列入各乡级林长制和绩效考评,加强监督指导,有效推动落实。
在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下,解决了林农的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为阔叶树加快推广注入强大动力。2015年以前,乡土阔叶树营造大都采用裸根苗,成活率低,林农营造成本高,积极性难于调动。建瓯市采取坚持优先采购、优先使用轻基质袋苗,加强对苗木企业技术指导、培训,实现乡土阔叶树种苗木培育的轻基质化。由国有林业苗圃培育1-3年生大营养袋乡土阔叶树种苗木,建立以国有林业苗圃为主,私人苗圃为辅的乡土阔叶树种苗木培育体系,确保苗木质优价廉,数量稳定,同时满足高铁沿线裸露地整治等小项目苗木的随时供应。坚持“定价不定量”和同一品种、规格苗木从“低价到高价”的招标采购公平制度,实行按项目要求免费配送不同规格苗木的办法,确保苗木培育、供应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建瓯全市年培育乡土阔叶树种苗木达200万株以上,有木荷、闽楠、赤皮青冈、枫香、火力楠等10个以上树种。针对乡土阔叶树种的生长周期长、投资高,林农积极性低的情况,不断优化造林补助政策,对营造乡土阔叶树种面积1亩以上的山场都优先列入中央财政造林补助,同时优先安排省财政补助给予叠加。近年来,营造乡土阔叶树种的山场,不仅苗木免费提供,造林补助基本稳定在450元/亩左右。由于政策宣传到位,6年来年均营造乡土阔叶树种近1万亩,2019年以来,已连续三年稳定在1万亩以上。
发挥阔叶树生态和景观优势,对重点区位开展林分修复,提升重点区位生态景观价值,服务做好场村股份合作经营。受“三线林”采伐政策限制,建瓯市大量沿路、沿河、环城周边一重山等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限制采伐,林农抵触情绪强烈,造林育林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对此,建瓯市大力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2015年以来,累计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7870亩,投入资金2577万元。重点生态商品林赎买后,由国有林场开展抚育间伐、择伐、林下补植乡土阔叶树等营林措施,逐步改造成以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树为优势的林分,同时合理搭配花化和彩化树种,切实改善和提升了重点生态区位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2015年以来,共营造“二沿-环”生态景观林3850亩。发挥国有林场资金和技术优势成立“森林生态银行”,开展“场村、场农、场社”合作造林,大力推广营造针阔混交林,推动造林“规模化”“集约化”。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合作造林1.3万亩,其中针阔混交林1.03万亩。
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及国有林场和经营大户的示范引领做。林业科技人员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深入各村、组指导乡土阔叶树种造林,通过开展造林试验,改进传统行间混交为带状混交、块状混交等多种营造方式,有效提升造林质量。依托县属国有林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开展木荷、赤皮青冈、沉水樟、枫香、浙江桂、酸枣、猴欢喜等树种的种源或种植研究,先后建立了7个乡土阔叶树种的采种基地和一个木荷种子园,为乡土阔叶树种提供种源保障。积极发挥国有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造林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2016年以来,建瓯市县属国有林场累计营造人工林面积为1.56万亩,其中乡土阔叶树种1.28万亩,乡土阔叶树种造林占比达82 %。建福公司(原林业采育场改制后成立的股份公司)人工造林面积3.17万亩,其中乡土阔叶树种1.61万亩,乡土阔叶树种造林占比达51 %。吉阳林勇林业专业合作社营造人工林面积为1682亩,其中乡土阔叶树种 1502亩,占比达89 %。国有林场等单位还建立高质量的乡土阔叶树种造林示范片,让林农有模可学,有样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