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小湖:“三茶”统筹 激活水仙“源”
2022-03-24   作者:姜法彪 黄子荣 邱晴   来源:东南网

阳春三月,走进南平建阳小湖建设茶厂的茶叶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茶山层峦叠嶂,山间茶叶吐绿,嫩芽争春,空气中弥漫着茶香……临近水仙茶开采期,茶山主人小湖建设茶厂总经理温锦标每天都要到茶山转一转。

小湖镇是中国水仙茶的发源地。“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山南麓、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良好自然条件造就了“小湖水仙”独特优异的品质。全镇现有茶山面积近11000亩,其中水仙茶种10000亩,年产精茶10多万斤。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让我们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小湖镇党委书记叶强说,“我们将重点从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品牌推广、产业融合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坚持‘三茶融合’发展,以茶兴旅、以旅促茶,促进茶企茶农增产、增效、增收。”

水仙茶母树基地。邱晴 摄

产业发展 点绿成金

山下,小湖建设茶厂里,十几个工人正在对毛茶进行精制加工。

“厂里这些水仙茶成品主要出口到日本。”温锦标介绍说,得益于水仙茶醇厚的优良品质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控,他的水仙茶供不应求,每年的订单都从年头就排到了年尾。小湖建设茶厂成立于1989年,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集茶叶栽培管理、初制生产、精制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目前,企业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民增收,为当地富农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镇里特别重视茶产业发展,我们也加大了生态茶园建设,抓标准化管理、抓品牌化创建、抓茶旅产业融合。”温锦标说。

在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中,小湖镇深化“一业一策”,实施“专班”服务,牵头制订了《2022年小湖镇茶产业发展工作清单》,把各项工作以清单的形式具体化地分解到各自相应的分管和部门;同时,下发了《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小湖水仙茶企业获得SC(食品生产许可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奖励实施方案》,规范地理标志的授权使用,加大品牌保护,进一步拓展茶产品营销方式与渠道。

目前,小湖全镇已发展茶企及各类茶叶合作社40余家,其中获得SC认证6家,绿色产品A级认证3家,有机水仙茶园1家,采用数字化生产1家。茶叶年产量500多吨,产值达1.3亿,每年上缴国税80万元。

科技赋能 文化加持

蜿蜒的南浦溪川流不息。离集镇不远的大湖村一处山坳里,几位衣着时尚的游客披着纱巾,正在一枞老茶树前优雅地摆拍……

“不同于其他茶山,这里吸引游客的原因在于它是省农业农村厅在此设立的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水仙茶母树基地。”有着多年水仙茶管理研究经验的小湖镇农技站站长全祖和告诉我们,过去,由于长期的粗放种植和外来品种增加,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仙茶生态环境。

“现在,我们组建了专班,利用水仙茶发源地茶树树种优势,积极对接省茶科所、茶协会,选取一批生理年纪最轻、品质特性最好、适应性最强的‘母本源’树种,培育二代、三代水仙茶。”全祖和指着不远处一垄茶苗说,那些就是近年来他们采用自创的“压条”方式繁殖的二代、三代水仙茶树。“同时我们还邀请专家对小湖镇水仙茶的制茶工艺进行研究提升,实现工艺差异化到口感差异化,确保‘小湖味道’。目的就是要保护当地纯正的水仙茶品种,擦亮‘水仙茶发源地’名片,打造‘小湖水仙’金字招牌。”

打响品牌,切实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要挖掘文化内涵。今年,小湖镇邀请福建省茶叶研究所编撰了《建阳·小湖水仙茶》系列丛书,深入挖掘祝桃仙洞等水仙茶相关文化与历史资源,用名家名言讲好水仙茶发源地故事。同时决定围绕“水仙茶发现200周年”主题,举办水仙茶斗茶赛、水仙茶品鉴峰会和“印象小湖?水仙之乡”首届摄影大赛等为期半年的系列庆典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小湖水仙”知名度。

目前,“小湖水仙”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溪村获评省级“一村一品”(水仙茶)示范村,大湖村、秦溪村获评福建水仙茶十大茶旅名村。

“围绕构建‘两区三宝四美’发展格局,小湖镇将实施‘1+2+5’发展策略,即瞄准建立‘中国水仙茶文化示范地’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的核心目标,聚力规划、落实‘两大抓手’,攻坚人才促动、品牌推动、产业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五大行动’,持续探索‘小湖水仙’品牌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小湖水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叶强说。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