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湄洲湾北岸经开区地处沿海,土地分散、偏远,耕作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业产业难以集聚,农业发展受限。近年来,为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和集中耕作要求,北岸经开区探索“拾荒补耕、流转集耕、治田促耕、细作精耕”,不断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北岸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林修岚表示,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劝导自耕、土地流转、大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逐一解决弃耕抛荒问题,不断改善基础条件,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等工作,塑造北岸田园新风光。
拾荒补耕 土地能生金
烈日当头,在北岸经开区山亭镇金湖村,12名工人头戴斗笠、踩着胶鞋,弯腰在田间拔胡萝卜。
沈金山是莆田市绿欣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眼前这300多亩胡萝卜的所有人。“3天内我们要将最后30多亩胡萝卜拔完,清洗包装后,客户会上门运走。”沈金山说,目前种植的多是日本贝来多胡萝卜,不仅耐旱、耐涝,也比普通品种更加香甜、大个,亩产量可达8吨。
站在田埂上,沈金山说,这里曾经是一块块撂荒地,如今成了可四季间作轮耕的优质良田。待胡萝卜季结束,工人们会在地里种上西瓜、白萝卜、花生、大豆,确保田地没有空窗期,季季有所产。不仅如此,他在附近的安柄村也承包了500亩土地,如法炮制、效益颇丰。
过去,北岸经开区由于农业耕作效益低,导致农田抛荒,且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弱妇孺,劳动力严重缺乏,田地更是无人问津。
如何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聚起来、富起来”,成为摆在北岸经开区农业部门面前的难题。2020年,北岸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拾荒补耕行动实施方案》,以真金白银鼓励拓荒、全面治荒,通过拾荒补耕、流转集耕,逐渐转出好田地、转来大效益。
“通过财政投入的方式,我们每年为耕地提供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撒播绿肥作物,再以鼓励秸秆还田等措施持续提高耕地地力。”北岸经开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郭立忠说,同时,明确各镇复耕主体责任,镇长任治理耕地抛荒第一责任人,落实治荒职责,查处抛荒行为,由村集体依法依规追究承包方责任,视情况取消补贴甚至收回承包权。
2021年,北岸经开区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29万元、一次性种粮农民补贴8万元。截至目前,该区为2万多户农民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完成土地确权颁证14.59万块、面积超2万亩,全区共流转土地约7000亩,已培育出16家胡萝卜、2家火龙果生产主体企业和1家家庭农场企业。
治田促耕 农户得实惠
驱车至北岸经开区忠门镇沁头村,高耸的牌坊下,宽阔的水泥路笔直延伸进村,路旁是错落有致的农田,田埂纵横、菜蔬翠绿,更有成片的向日葵摇曳于微风中。
道路尽头,70岁村民陈金森正在凉亭下盯着抽水设备,汩汩的沟渠水正缓缓灌溉着自家的6垄农作物。“农田改造前,我们都得自己挑水浇,现在政府修整了渠道,还在田间开出一条步道,我们不仅有行道树遮阳,更有凉亭可以休憩。”陈金森说。
放眼百亩农田,新修的红砖步道美观平整、周边沟渠硬化翻新,偶有凉亭点缀其间,俨然村民家门口的小公园。近年来,沁头村引导农户以转包、转让、转租、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先后整合200亩闲置土地,通过统一规划,引导有意愿的村民种植向日葵,探索打造集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郭立忠说,北岸经开区地处沿海,干旱少雨,常年风沙,又受台风威胁,农业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发展较难。作为提升耕地质量的主要抓手,近年来,北岸经开区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土地复垦整理,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题。
所谓高标准农田,即“田成方、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通过平整农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等,有效提升地力和耕地抗灾能力。近年来,北岸经开区安排120万元专项资金,为7个村庄共计3000多亩耕地配置12口机井,兴修沟渠3.91公里,清理8个水塘并增加储水力380多吨,确保数千亩农田“旱能灌、涝能排”。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3年来,该区共投入1280万元,为8182亩耕地配上田间小路、节水水闸、排洪沟渠等基础设施,目前,全区46%以上的耕地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车到田”的便利格局,有效解决了因农业基础设施差导致田地抛荒的问题。此外,已有1.69万亩田地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变身肥沃良田。
细作精耕 发展有路子
“北岸经开区常住人口17.95万人,耕地面积只有3.7万亩,人均不到0.21亩,人多田少,可以说,传统农业养不起北岸人民。”北岸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姚丽玉说,穷则思变,北岸经开区大力引导农民更新观念,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粗放的经营模式,依靠细作精耕,不断改善农产品质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山亭镇山柄村,有一处“未来农场”,120亩长条形农田紧紧傍着一处海塘,防虫罩下,各类应季绿叶蔬菜正自由舒展。
年过六旬的王阿露是这里的生产总监,说起田间作物的养护、培育,他侃侃而谈:“种植前,所有土壤先经过高温蒸汽杀菌,作物生长全程坚持零化肥、零化学、零农药、零激素。肥料以大豆、花生、贝壳自制而成,驱虫则使用辣椒水、大蒜水,浇的也都是山泉水。”
王阿露说,“未来农场”采取“小面积种植,高人工密度”模式。他们愿意无偿向农户推广此类有机农法,扩大当地有机种植规模,带动农户增收。
如今的“未来农场”,已逐渐形成“龙头+基地+农户”模式,实现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同时,配合手机APP发展“订单农业”,既提高农产品销售率,又提升了农业增加值、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这为地贫田少的北岸蹚出一条农业发展新路子。
定位“精细农业”,北岸经开区按照“宜粮则粮,宜油则油,宜菜则菜,宜经则经”原则,鼓励企业、农场主、农民间作轮耕,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已培育出北岸胡萝卜、平安百合、顺安火龙果、蒋山紫菜等多个农业品牌,年产值超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