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黄色的甜玉米、像牛奶一样的白色玉米、晶莹剔透的黄白双色玉米、紫色的甜糯玉米、多种颜色的彩甜糯玉米……连日来,在位于翔安的厦门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田间试验地里,40多个玉米新品种陆续成熟,农业技术人员忙着采收。这些新品种中,表现突出的多个品种将向厦门种植户示范推广。
厦门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种植的新品种水果玉米 。( 王协云 摄)
这次开展田间试验种植的玉米于今年3月底播种,种植面积约12亩,有早熟、中熟、晚熟、甜糯等40多个品种。在高过人头的玉米地里,一株株玉米挂满果实。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黄永修掰开一个玉米棒的“外衣”介绍道,“这是‘甜糯10号’,因籽粒富含花青素而呈现紫红色或深紫色,和普通玉米相比,有着更高的营养价值。”
只见黄永修手中的“甜糯10号”玉米棒,通体“镶”着一颗颗深紫色的玉米粒,果实饱满。他说,“以前的玉米要么是甜的,要么是糯的,这次尝试种植的甜糯玉米,种子来自厦门本地种苗企业,又甜又糯,口感很好。”
根据田间试验观察、室内考种以及现场品质鉴定结果,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中筛选出甜晚3号、甜晚10号、甜晚11号和甜糯7号、甜糯10号、甜糯11号6个品种。其中,有的生育期短、适合厦门早春种植;有的生育期较长、植株长势旺,产量较高。
玉米新品种的试种成功,得益于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的旱地作物新品种展示与示范研究。今年以来,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厦门粮食种植结构实际,加大旱地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新品种展示与示范推广力度。研究主要包括鲜食玉米新品种、甘薯新品种、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马铃薯新品种等的展示与示范推广,为厦门边远山区旱地粮食种植提供新品种。
接下来,厦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将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扩大适种的玉米等旱地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新品种的种植规模,助农增收,还将扩大大豆和花生等油料作物生产,为端稳厦门人“饭碗”再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