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林:我要像经营家庭一样经营洪源
2022-07-13   作者:赖容 黄媛婷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从2021年7月至今,仅仅一年时间,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洪源村就有了很大变化:班子强了,村财壮了,项目实了,后劲有了。

为何洪源村会有如此新气象呢?“这都得益于村里来了一个会开荒、懂项目,且很抠门的驻村干部。”村民们说出了心里话。

这位本事不小的驻村干部,正是龙岩市水利局派驻洪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罗荣林。

4.png

罗荣林(中)了解甜玉米生长情况

“我们打算一鼓作气,把村里所有的抛荒地都流转到村集体手中”

初夏的洪源村山脚下,田连阡陌、烟田成片,正在退黄期间的烟株上青下黄、风中摇曳,不时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信息。谁也想不到,眼前的大片烟田,在几个月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抛荒地。

2021年7月12日,罗荣林到洪源村驻村任职后,在田间地头调研时发现,该村土地大面积抛荒,总数达到500亩的田地无人耕种。“荒地里杂树有碗口粗,杂草都没过成人的腰间了。”荒凉景象深深地烙在他脑海里。

5.png

罗荣林深入田间地头

罗荣林出身农村,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不能再这样荒下去了,得盘活它!”他的想法,得到了培丰镇党委、政府和洪源村“两委”班子的认可。

结合乡村实际,罗荣林决定以村集体的名义,统一流转抛荒地,引导村干部带头复垦种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明确了思路后,洪源村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和发展需求,确定了两种流转模式,分类施策,合理规划土地,并有效控制流转成本。

6.png

洪源村新开垦的撂荒地

开荒、建机耕路,修水渠、引水源……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期抛荒地流转了100多亩,实际复垦连片良田50亩,并种上了烟苗。烟苗初长成的三月,又是一番割草烧荒、砍树清杂,又是一番打井引水、修路翻田。如今,50多亩的玉米小苗亭亭玉立、茁壮成长。

“我们打算一鼓作气,把村里所有的抛荒地都流转到村集体手中。”罗荣林说,他和全体村干部计划对所有抛荒地进行统一复垦和规划种植,让土地真正发挥效益,让每一亩荒地都“活起来”。

“项目建设是推动所驻村扩大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载体”

罗荣林曾多次驻村,他很清楚项目建设是推动所驻村扩大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载体。为此,每次驻村都不遗余力抓项目。

来到洪源村后,他常到农户家、田间地头调研,摸清楚村民们所思所想所盼,并提出了五年实施七项工程,全面改善洪源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他形象地称之为“非常6+1”工程,即6项重点工程加1项提升工程。

6项重点工程包括一条新街改造、两段防洪堤建设、三条断头路联通。1项提升工程即为升级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街改造是全洪源村民的愿望,因为每一个洪源人出入洪源都需要经过此街。以前因为事先没有规划好排水沟,一下雨这里就成为水乡泽国,水在街上流,人在水中走,跌倒一身泥、被溅一脸水乃是家常便饭。

重设排洪沟、扩大通行路面成为洪源头等民生工程,但项目落地却是一波三折。2021年9月永定区发改批准立项后,报省发改争取中央资金。苦苦等候数月,却被告知2022年项目要照顾脱贫县,永定不是脱贫县项目不予安排。

正愁水利配套资金已到位、发改主力资金无影无踪时,传来国家发改委增补2022年以工代赈项目的消息,又是一番修可研、传资料、填表格、走程序,今年五月初省财政厅下文补助资金130万元。

洪源二段防洪堤建设经过市区协调,已经列入培丰镇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市、区水利局有关科室经过协商,决定投资扩容,将原来的投资规模1800万元扩大到正常的2990万元,用好用尽政策红利。

非常“6+1”工程刚刚告一段落,罗荣林的眼睛又盯上了生产型经济项目。利用重金属污染地争取上地面光伏项目,认证双坑口水库建成和龙腾矿业复产后发展旅游漂流的可行性,下垅工矿用地建设仓储招商引资……他跑省城市里区里,不停地奔波着、协调着、努力着。

“勤俭才能持好家,要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勤俭才能持好家!我要像经营家庭一样精心经营洪源村”“我要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罗荣林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村里党群服务中心原来用一张乒乓球桌办公,无法满足服务群众的需要,而升级改造预算要三万多元。他砍去了花哨不实用的导访台,搬来老桌凳、修一修就凑合用上了。他还交代村干部买来材料,请了做家具的师傅对一张长达七米的吧台进行代加工。整个服务中心升级工程结算下来,花费不到七千元!

下垅路口要修一条水渠,原来的预算近两万元,他找来两个“明白人”对水渠设计进行优化,逐一审核过单价,结果小小工程竟然节省了3000多元。包工头评论罗荣林说比做自己家的还要抠,旁人则解释道他就是把洪源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赖容 黄媛婷)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