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农林大师生致力耕海兴渔
2022-08-19   作者:骆宏婕 郑运宗 王德娟 陈慧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

为贯彻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服务“海上福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科技特派员邵建春带领5名研究生赴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携手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为渔民传经送药,助力水产绿色养殖。

深入一线发现痛点,运用所学应对难题

 团队师生在海上渔排和养殖现场通过访谈、观察记录等方式就大黄鱼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发生及饲料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很快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是一线工作人员对病害的发生原理及传播途径等问题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深入的了解,导致应对措施较为单一且成效不大;另一方面是养殖现场的一线工作人员经常轮换,存在技术交接不完全、注意事项没有准确传达、基本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邵建春在现场为养殖户解剖病鱼,鉴定养殖鱼群存在的主要病害,告知建议用药的种类和剂量,并对生产、防控、生活等工具的隔离使用及存放提出建议并示范。实践团队的学生们也积极与科技小院成员协作,督促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帮忙进行日常的养殖记录,以及工具、饲料等物料管理及水质监测、病害监测等,根据水质、病害等检测结果给予养殖建议,及时纠偏,帮助工作人员更深入了解养殖池水环境的变化及大黄鱼养殖反馈的情况。

图片1

图为邵建春副教授实地指导渔民 骆宏婕 供图

图片2

图为团队成员为渔民提供养殖建议 骆宏婕 供图

图片3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实地指导 骆宏婕 供图

讲座交流系统讲解,编书成册“授之以渔”

在宁德富发水产养殖基地,实践队与一线养殖户、养殖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参观大黄鱼博物馆,并与企业、养殖户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邵建春系统讲述病害鉴定知识及健康养殖、病害防控等技术,特别针对人工养殖大黄鱼常见的危害大的几种白点病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大黄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与解决方案,并与当地渔民、养殖户就近期大黄鱼发病情况、发病的特征、季节性问题等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提出简单易懂的物理防治或者其他简便实用的方法防病减害,提倡养殖户使用具有保健功能的配合饲料,提高大黄鱼的成活率。养殖企业员工和部分养殖户现场表达了肯定与感谢,表示这些方案容易理解、操作性强、易于接受,也有利于推广普及。

为进一步提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和科技小院的服务质效,团队师生也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前收集宁德三都澳海域的大黄鱼病害信息,将相关科研成果、实操经验编写成册,印制、发放给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并制作科普展报宣传栏,将技术服务与科普宣传相结合,为渔民和养殖户提供可随时查阅、参考、对照的“固定老师”,以期延展社会实践的“作用时长”,更好服务大黄鱼养殖,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图片4

图为收集信息表及编写印制宣传手册 骆宏婕 供图

图片5

图为邵建春副教授讲解大黄鱼病害  骆宏婕 供图

图片6

图为邵建春副教授讲解大黄鱼病害 骆宏婕 供图

图片7

图为邵建春副教授讲解病鱼 骆宏婕 供图

图片8

图为邵建春副教授科普大黄鱼知识 骆宏婕 供图

图片9

图为邵建春副教授与养殖户沟通饲料问题 骆宏婕 供图

图片10

图为邵建春副教授开展大黄鱼知识讲座 骆宏婕 供图

图片11


图为邵建春副教授开展大黄鱼知识讲座 骆宏婕 供图

“科技小院由导师带领研究生,以驻地研究为主,产学结合,是科技创新新模式,科技小院将为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作为实践队的带队老师,同时也是福建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责任专家,邵建春对宁德三都澳海域的大黄鱼有着很深的情感。他表示,希望通过科技小院这个新平台,因地制宜,改善渔用药的使用方式,节约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保护海洋养殖环境,促进大黄鱼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实践队的学生们也纷纷表示此次实践获益匪浅,进一步明确了扎根一线、着眼实际,以所学所研帮助行业解决困难的学习目标,更坚定了主动融入乡村发展大局、服务“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助力海洋经济发展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蓝色工匠”,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12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骆宏婕 供图

图片13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骆宏婕 供图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