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社联村致富共奔
2022-08-22   作者:魏知秋 黄起青   来源:闽东日报

p1_b.jpg

▲农户在包装采收的茄子 林子杰 摄

“今年,我们加入‘欣农富民’联社联村大家庭,跟着陈小菊种玉米、种辣椒,实现一地多收,把撂荒地变成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宁德市周宁县礼门乡秋楼村党支部书记陈贵春看着村中60多亩即将收成的玉米感慨道。

  近年来,周宁县积极探索农村区域化、系统化、协同化党建新机制,大力开展联社联村促乡村振兴示范带(线)创建行动,将组织力转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

  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  

  作为旅游乡镇的礼门乡,除了旅游产业发展较好以外,其他产业相对薄弱,而且,超过半数人口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以及资金大量外带,导致抛荒弃耕问题突出。

  2019年,陈小菊的菊美专业合作社落户礼门,先后流转土地近300亩,建成温控大棚14亩、冷链冰库2座,带动周边村民60多人就业增收。

  “作为宁德市特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陈小菊技术过硬,懂得利用时间差、季节差和品种结构差,获得错季生产、销售利润最大化。而且,她的合作社致富带动作用明显,让我们萌生了以社带村抱团发展的想法。”礼门乡党委组织委员刘珊珊说。

  去年,经过商讨,该乡选派离任老支书陈有耕牵头,联合礼门、贡川、大碑、仕本4个连片村庄,依托菊美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的优势,成立周宁县晨晓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采取“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聚合发展,带领成员村共同发展蔬菜产业。

  “以党组织为纽带,以合作社为平台,盘活闲置土地,集中连片带动产业薄弱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组织增效、党员进步、产业发展的多赢目的。”礼门乡党委书记黄锦荣说。

  去年底,礼门村就以109亩土地入股联合社。“我们已经获得土地租金4万多元,收成后,联合社还会给予我们股份分红。”礼门村党支部书记魏谐斌说。

  不到一年时间,该联合社新增流转土地120多亩,为4个成员村村集体增收共5万元,带动近100户群众增收。

  从组织聚合到整链融合  

  联合社成员村的村集体收入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让礼门乡信心倍增,决定乘胜追击。

  今年5月,该乡以联合社党支部为龙头,增加纳入13个村,成立“欣农富民”联社联村,实现全乡党建整链推进、管理同频同向,并在原来资源共享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下派力量认领对接党建、技术、项目需求,构建“联合社、种粮大户、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下派力量”四方互动、组织共建、事务共商、发展共赢的产业党建联盟格局。

  原本还在观望的村积极响应。一听说要在联合社的基础上提级成立联社联村,秋楼村二话不说就“加盟”了。

  陈贵春说:“我们村只有地,没有种植能手,跟着陈小菊干,联社联村又提供组织保障,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礼门村也多了一种联动形式。“今年,我们又流转了20亩土地,村集体动员农户来种植,由陈小菊提供种苗、技术以及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并带动村民增收。”魏谐斌说。

  目前,礼门乡17个村通过联社联村,与联合社签订第一期玉米种植合作协议,流转土地近500亩,预计每年可为各村增加村集体收入共计50万元,带动200户农户增收。

  从片区示范到全域覆盖  

  礼门乡联社联村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是周宁县联社联村促乡村振兴示范带(线)发挥有效作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周宁县通过县级层面统一部署,乡镇党委搭建平台,引导地域相邻、人文相亲、条件相近、业态相通的村联合成立联村党组织,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发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围绕“8+1”特色产业内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特色食品、打造旅游路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将沉睡资源变为致富资本,以产业联动激活源头活水。

  李墩镇际头、芹溪、楼坪成立联村党委,统筹土地、人才、技术等资源,联合发展黑兔扩繁养殖等项目;玛坑乡首章、升阳等4个村成立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以强带弱做大茶产业,实现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目前,周宁县共确定9条各具特色的联社联村促乡村振兴示范带(线),涉及沿线37个村,并已实现全域示范带(线)全覆盖。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联社联村促乡村振兴示范带(线)作用,通过组织联建、队伍联管、产业联动、治理联抓的方式,形成‘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全域推进’的党建促乡村振兴新局面,使集体经济壮起来、村民口袋鼓起来。”周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景峰说。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