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 科技邂逅传统非遗“潮”出万般风情
2022-08-22   作者:蔡雪玲   来源:闽东日报

“秋高银河泻。碧宇静如洗。飞仙自天来,幻作白茶蕊。”元代诗人朱德润曾著诗《白茶》赞美银毫显露的白茶。

  自古名山产名茶,宁德福鼎太姥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孕育了品质优良的两种茶树——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福鼎白茶曾远销海外各国,是中外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

  福鼎白茶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具有地域唯一性、工艺天然性、保健独特性等显著特点。白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极度接近自然的茶叶,在存放的过程中,不仅口感、香味发生变化,而且茶性也悄然改变。老白茶愈显深厚内质,浓醇馥郁,散发着蜜香、枣香和熟果香,闻着纯和的香气,仿佛置身于葱郁山林,让人神清气爽。随着近年来白茶市场火热,存白茶成为一种新风尚,福鼎也日益成为寻茶者的“朝圣”之路。

  漫步在茶乡磻溪镇万亩有机茶园,只见一根根高杆子耸立其间,杆子上的摄像头,静静“守护”茶叶的成长。这些可视化的远程摄像和监控,把数据同步传送到监控平台,大数据对每个季节所做的工作“对症下药”。

  “传统工艺数据化,应用数据标准化,标准生产自动化,探索建立以数据应用为关键,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说。

  大数据跟踪每一片茶叶“来龙去脉”

  茶农、茶青经纪人、茶企发放身份信息卡。交易时,茶青经纪人或茶企扫描茶农信息卡上的二维码,查验交易数据量,完成交易;茶企根据收购茶青总量申请相对应数量的溯源防伪标,贴标销售。消费者通过扫码溯源防伪标就可以有效甄别该茶叶的产地来源是否正宗、生产加工过程是否安全。

  在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福鼎白茶溯源大数据平台,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2022年“白茶大数据”:茶农交易总量4.75万吨,总金额27.5亿元,发放溯源标210万枚……

  点击后台“茶农管理”板块,福鼎市7万多户茶农名字立马滚动呈现。随意点开一名茶农,茶园位置、亩数、产量一目了然。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青碧告诉笔者:“茶农的自有面积在后台换算成白毫银针 、白牡丹等各个品类的核定产量,一旦销售的茶青超出了产量,系统将会预警并且取消交易。”

  茶产业是福鼎农业主导产业、民生产业,该市农民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茶叶。为保障茶业市场健康发展,去年开始,福鼎推广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全覆盖,大力推广病虫害生态防控措施,并在全国首创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体系,通过无人机正向测绘,村干部入户反复核对,建立全市茶园茶企大数据库,设计防伪追溯管理系统。同时,将茶农茶园信息卡与银行卡安全绑定,实现溯源、非现金支付收款的智能化。截至目前,大数据溯源系统共入驻企业2859家、经过备案和登记工商营业执照经纪人4129名、茶农77799户。

  “这种茶青凭证交易、产品凭码销售大数据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对福鼎市茶青采摘、交易及茶叶生产、销售过程进行全流程监管,让每一片茶叶有据可查、有迹可循,确保每个消费者喝到正宗、优质的福鼎白茶。”蔡梅生说,2022年,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信息精准度达95%以上,茶企与经纪人非现金线上支付比例达98%以上。

  “一杯茶喝出了每一片叶子的来龙去脉,对茶园也自然心生向往。”来自贵州的刘女士每年都要来福鼎茶园小住一段,享受茶山澄净清新、鸟鸣虫吟的绿色生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福鼎市各类白茶体验馆、白茶庄园等茶旅观光点共接待游客11.8万人次,接待各类考察团1200多批次。

  智能化加工引领制茶新潮流

  走进位于品品香双岳园区的生产基地,灰白相间的厂房错落有致,浓郁的工业化、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由“粗放”向“集约”、由“制作”向“智造”转型升级。福鼎白茶龙头企业品品香把现代化农机装备引入到传统的茶叶生产中,使茶叶加工机械从单机小规模逐渐向成套自动化流水线转变,大幅度提高了茶叶生产加工的规模化和清洁化水平,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1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引领制茶新潮流。

  品品香以自有有机茶基地为核心,建立53家茶产业联合体,为联合体成员提供管理培训、生态防控、有机肥补助等,推进4万余亩的茶园基地实行有机化管理。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投资3.2亿元建设品品香茶产业综合体项目,并自主研发建成国内首创全自动白茶精制流水线和国内最先进的白茶自动包装流水线等设施。精制流水线经科技部立项为“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

  在全自动白茶精制车间,笔者看到从筛分、风选、云色选到高压静电除杂、降尘匀堆、烘干等9道工序,都通过相关机械完成。以色选为例,色选机将精制后的各孔号茶,进行逐号色选,利用红外光电辨别剔除蜡叶、老叶、老梗、杂质及萎凋不充足或萎凋过度的茶叶,只留下大约75%毛茶,确保茶叶形状、品质一致性。

  自动包装流水线机器人长臂挥舞,几分钟时间,从茶叶内包到外包,到封膜装箱,一气呵成。“一条生产线一天工作8小时,可包装1万条小金砖茶,10条装1箱,整条生产线只需5个人,如果人工包装则需50个熟练工干两天,而且有误差,不标准,低效率。”林振传说,装备创新,数字化、自动化的运用,有效解决传统茶产业依靠人工劳力加工、依托感观把控质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保证茶叶品质恒定如一、洁净安全。

  萎凋是白茶制作最为关键步骤,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基础。福鼎白茶萎凋方式有日光萎调、自然萎凋和复式萎调。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白茶研究所所长袁弟顺博士在《中国白茶》中提道:“白茶的萎凋并不是鲜叶的单纯失水,而是在一定的外界温湿度条件下,随着水分的逐渐散失,叶细胞浓度的改变,细胞膜透性的改变以及各种酶的激活引起一系列内含成分的变化,从而形成白茶特有的品质。”

  大沁茶业遵循古法制茶工艺的同时,自主创新研发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新型全自动日光白茶萎凋机系统,通过轨道、传输、循环及可调速装置等装置,茶青自动输送、均匀摊晾、循环转动,全方位接触阳光,达到最优质的白茶萎凋效果,日萎凋量达3000公斤;为解决传统白茶生产靠天吃饭的制约,品品香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研发了LED光源萎凋复合式白茶自动化生产线,被茶企广泛应用,克服了雨天、阴天不能做“好茶”的弊端,白茶的年产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些新型发明不仅实现降本增效,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树立了范式。

  福鼎市茶园可采摘面积30.5万亩,2021年,实现茶叶总产量3.24万吨,其中白茶产量2.53万吨。茶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19.53亿元,比增12.2%。福鼎市共有484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取得SC认证,福鼎白茶连续13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52.22亿元。

  茶衍生品渐成茶市新宠

  “茶韵牛肋骨”“白牡丹煲土鸡”……注册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艺术家、福鼎白茶首席茶馔大师刘元建领衔厨师团队,以清醇的白茶入馔,同当地的山鲜海味结合,打造出一席风味独特、意境唯美的白茶宴。

  白茶入药典,很多著名的药店每年都会到福鼎收购白茶,作为药或药引子。欧美很多国家把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白茶放在药店、美妆店中出售。

  “福鼎白茶功同犀角,茶韵浓厚,味道醇厚。”刘元建介绍,比如“茶韵牛肋骨”这道菜上的白茶泡沫,是运用分子料理技术制作而成的茶汤泡沫,洁白轻盈,如雪似棉,营造出一种云蒸霞蔚的奇幻意境,具有清热降火、利尿排毒的健康养生功效,这是一道地标非遗美食,广受消费者喜爱。

  从“喝茶”到“吃茶”。福鼎先后有100多道茶膳茶点相继面市,主要类别有冷菜、热菜、小吃、茶点、茶饮等。2019年,福鼎“白茶宴”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经中国烹饪协会专家组认定列入“中餐特色宴席名录”。

  茶饮料是除碳酸饮料、瓶装水、果汁饮料以外的第四大饮品,逐步成为新的饮料市场的主力军。品品香茶企研制出一粒一泡的“巧克力型紧压茶”,小巧便捷,适合随身携带,爱茶人随时随地都能喝到一杯好茶;思路和食品公司经过多年研发,用福鼎三年以上高山老白茶煮制,开发了蜂蜜、薄荷味、柠檬味三种口味“原煮茶”,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茶多酚、茶氨酸、黄酮等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宛如现泡。白茶特有的毫香蜜韵留住了众多消费者的胃,线上线下年销售量超3000多万瓶。

  深入挖掘白茶的药用价值,开发白茶药用价值衍生品,开创新的产业。茶不仅能喝能吃,还能用,不只承载文化,更承载科技。福鼎已面世的茶衍生产品多达几十款,10多家企业从事白茶衍生品加工,涌现了白茶含片、速溶白茶粉、超微白茶粉等各种营养保健品,还有白茶面膜、白茶唇膏、白茶香皂等白茶护肤品和日用品,以及利用白茶的茶枝茶梗与食用菌成功“联姻”出“白茶香菇”。各类跨领域的时尚衍生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快推动白茶产业从传统种茶制茶,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迈进,日渐走进年轻消费群体的视野,引领着健康新时尚。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