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三都澳白基湾海域,市城投海蓝公司的人工作业船和机械打捞船忙着打捞海漂垃圾。为巩固清海成果,宁德市组建海上环卫队伍,配备人员200余人,配置打捞船只32艘,统一负责三都澳和沙埕港内高潮线以下海漂垃圾打捞。这是宁德市全力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8年,宁德市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着力规范海上养殖秩序,全面开展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依法养殖、科学养殖、生态养殖的路子,得到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典型。2021年,福建省政府在全省沿海地市开展为期三年的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推广“宁德经验”。
立足“全面清”
宁德市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046公里,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约60万人从事海上养殖、捕捞和加工销售,渔业是沿海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长期粗放的养殖方式,导致海洋环境日益恶化,进而反噬海上养殖,形成恶性循环,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刻不容缓。“在整治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宁德市立足‘全面清’,聚焦‘规范养’,突出‘长效管’,让‘海上田园’换新貌、展新颜。”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面清”清什么?“以大黄鱼养殖为例,大黄鱼养殖产业化以来使用的传统网箱,长期存在抗台风能力弱、泡沫浮球易老化破损等问题,一旦遭遇台风,海面上就会漂浮大量的垃圾。此外,养殖设施低端,并存在超规养殖、乱占航道、过度用海等问题。这是我们需要清的。”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
“清海”清出新常态。在霞浦县七星海域,通过下水环保型全塑胶深水大网箱、环保型小网箱等现代设备,有效克服传统网箱养殖水体交换差、水质污染严重等弊端,养殖品种增多、品质增强,大黄鱼、红古鱼等售价较过去传统养殖提高三成多,华丽转身为全市最大的深水大网箱新型渔排养殖示范区。
两年时间,宁德市实现了256万亩禁养区内的养殖设施全部清退。从无序养殖导致海水浑浊,海面垃圾四处漂浮,到如今碧波万顷,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频现。经两年努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取得决定性胜利。
聚焦“规范养”
违规养殖清出去,规范养殖引进来,合理合法又高效地解决沿海渔民发展空间的问题。宁德市制定颁布了《宁德市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划定禁养区、养殖区和限养区等功能区,让渔业养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先后出台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控制准则等文件80多份,有效保障海上养殖高质量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度可把。
在养殖设施方面,引导养殖户将传统网箱升级改造为环保塑胶网箱或深水抗风浪大网箱,海带、龙须菜等藻类养殖使用的泡沫浮球更换为环保塑胶浮球。全市累计投入资金45.48亿元,完成海上养殖区和限养区升级改造标准渔排55.75万口、深水大网箱3450口、贝藻类33.74万亩。同时,通过创新举措,解决了转型升级中资金、标准、技术、风险等方面的难题,高效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
海洋生态持续优化,经济效益看得见。走进福安市下白石镇西南部的鲈门港区,远远看到岸边五颜六色的“地标建筑”——渔家小屋,便知来到了宁海村。蓝黄相间的现代渔排尽显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成果。如今,3个万亩海上养殖示范区已成为渔民牧海耕渔的“聚宝盆”,一幅“海上田园、多彩渔村”的和谐画面在此拉开。
“以前用泡沫网箱养,水质越来越差,鱼也很容易生病,养什么都很难活,损失越来越大。”养殖户王君惜说,如今这片海域上再也看不到泡沫、木质的网箱和浮球,取而代之的是成片塑胶渔排。目前,宁海村共建成小网箱5000口、大网箱32口、管理房1座,用于养殖大黄鱼、真鲷鱼、鲈鱼、石斑鱼等,经济价值达2.3亿元。通过出租渔排,该村从“空壳村”逆袭成百万元村财产业村。
突出“长效管”
近日,在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工作人员通过“智慧渔村”系统查看该村各个码头岸线和主要路口监控管理情况。同时,通过云广播宣传渔排改造政策,让村民随时随地熟悉政策。线上、线下齐发力,依托“智慧渔村”建设,溪尾镇组建岸上巡查队,落实常态化值班巡查制度,加大岸线巡查,重点巡查木材加工点和岸上新建木质渔排以及外来木质渔排的去向,防止木质渔排反弹回潮。
做好清海“后半篇”文章,还要做好“长效管”的工作。宁德市在全面清退禁养区违规养殖设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应发尽发”要求,全面发放水域滩涂养殖证,并建立健全海上执法巡查长效监管机制,着力规范和从严管控海上养殖秩序。通过发证养殖、常态巡查、网格管理、智能管控等举措,进一步厘清海域权属权证关系,群众原本根深蒂固的“祖宗海”“门前海”等观念逐步淡化,海域国有、依法用海、有偿用海、持证养殖成为普遍共识,自发参与“退养还海”、升级改造的群众越来越多。
目前,宁德市以县为单位、以卫星影像图为基础、以调查登记的养殖信息为内容,建成县级海上养殖网格化管理数据库4个,动态管理、调取海上养殖的位置、类型、品种、养殖户信息等,实现养殖属性及空间信息“一张图”管理。同时,将县级海上养殖网格化管理数据库融入市级智慧海洋平台,实现目标检测识别、综合态势显示、异常行为分析、预测预警、联动处置等功能服务,满足养殖、渔船、渔港监管,以及执法管理等业务需求。
发力“双碳”大局,蓝色经济更显绿色成色。白基湾海域、七星海域等5个海上新型塑胶渔排建起了海上“风、光、储、充、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推动海上清洁能源使用。同时,在全省率先建成能够覆盖沿海海域的5G高速精品网络,为牧海耕田注入“智慧”力量。接下来,宁德市将积极推进建设蕉城秋竹、福安下白石、福鼎安仁及霞浦七星等一批以渔旅融合为特色的“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培育渔业特色鲜明、旅游配套完善、业态丰富的海上旅游新样板,努力走出一条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