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黄鱼之乡”蕉城区三都澳上的新型环保渔排。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时值盛夏,乘快艇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海域上远眺四望,碧波荡漾,海天一色。蓝色浮球随波起伏,彩色新型塑胶渔排连成一片“海上田园”,三两渔民娴熟地撒着饵料。
海,是宁德的优势所在、发展潜力所在。宁德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046公里,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是福建省乃至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域,约60万人从事海上养殖、捕捞和加工销售,渔业已成为沿海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新型环保渔排内养殖大黄鱼。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然而,长期粗放的养殖方式,曾导致海洋环境日益恶化,三都澳海上养殖更是一度陷入“无证、无序、无度”的状态。“2017年,这里还到处是木制渔排,海上泡沫箱、垃圾漂浮,既不美观又不环保。”宁德市渔业协会会长韩承义说。
2018年,宁德市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立足“全面清”,聚焦“规范养”,突出“长效管”,共清退及升级改造渔排142.73万口、贝藻类54.15万亩,清理海漂垃圾10.6万吨、泡沫浮球538万个,重建海上养殖新秩序,成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
好生态为渔民带来看得见的好效益。在自家承包的海域上,三都镇礁头村养殖户陈由森笑着说,村里公开抽签,他竞得10亩养殖海域,投入7万多元下水养殖,10个月就回了本。
水清鱼肥生态美,科技创新更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宁德市实施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扶持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推动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提高大黄鱼、海带、紫菜等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
走进三都澳新型渔排养殖区,碧海蓝天映衬着划分整齐的养殖区域,一根根5G+AI智慧监控错落分布渔排上,为原生态海上风光增添一抹科技色彩。
“没有探头的时候,为了渔排的安全,夜里一两点钟都要起来巡逻防盗,现在在监控室里就可以看到渔排的场景,一些陌生船只靠近也能看得见,晚上也看得很清楚,很方便。”谈起这些“电子哨兵”带来的便利,三都澳万福岛渔排工作人员蔡祖助深有体会。
渔民在收获大黄鱼。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介绍,福建移动在宁德市三都澳、霞浦县等渔排上打造了5G+视频回传示范渔排,凭借高低频网络组合的容量优势,实现渔排高清视频画面实时回传,满足渔业人员安全生产和防盗预警等需求,让海上养殖更加智能、高效。
如今,全国80%以上的大黄鱼产自宁德。2021年宁德市大黄鱼产量达19.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人民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从事大黄鱼养殖、加工的有10多万人,大黄鱼养殖业“带富”千村万户,已成为宁德一大支柱产业。
在宁德福安市下白石镇宁海村,新型渔排整齐划一,海上星空房、海上餐厅别具一格,“多彩渔村”引游人如织争相“尝鲜”。渔旅融合,日子红火,2021年,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5万多元,村财超百万元。
当地官方表示,宁德加快推进滨海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打响“水乡渔村”示范品牌,推动全市34个渔港开工建设,推进三沙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项目前期工作,海上观光、摄影、民宿、垂钓、体验式捕捞等渔业和海上旅游相结合的新业态正蓬勃兴起。
生态赋能、科技加持、渔旅融合促发展,宁德唱响水清民富“渔光曲”。据统计,2021年,该市水产品总产量106.5万吨,渔业产值达318.4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28886元,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