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种养财路多
2022-09-14   来源:三明日报

初秋时节,走进三明市建宁县伊家乡沙洲村的宏生农场,在稻鱼螺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放眼望去,金黄稻穗随风摇曳,深水区里鱼儿游动,田中有稻、鱼、螺,山上有鸡,好一片欢快和谐景象,可谓“一田多种养、一季获三收”。

  近年来,沙洲村发挥原生态稻田优势,探索稻鱼、稻螺、稻鸡共生的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走出致富新路。

  原生态种植

  为“伊米”增“香”

  早在2015年之前,伊家乡就开始打造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品牌,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引进五优稻——玉金香,鼓励村民返乡,从事绿色生态水稻种植,打造优质生态稻品牌,依托伊家天然优越的自然环境,稻种获得良好生长。

  “我们村耕地条件差,原先种植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很多人外出务工,村庄越来越萧条。”沙洲村党支部书记何水生回忆,当时,乡里鼓励干部带头发展生态米种植,他便流转了120亩耕地作示范。

  种植绿色无公害水稻,不能有半点马虎,在确保田地没有农药化肥残留后,何水生对耕地实施精细整地,以方便机械进场,减少人力。

  他坚持采用传统的自耕地原生态种植,坚持选用优质种子,引入纯天然山泉水灌溉,全程施有机绿肥和农家肥,安装灭虫灯诱杀飞虫,不用农药……种植的每个关键流程都用照片或视频记录和呈现。

  庄稼就像他的孩子,得到了精心照料,产出的大米清香,口感柔软,很多人慕名前来购买“伊米”,每公斤售价20元—28元,依然供不应求。

  良田稻花香

  鱼儿穗中跃

  “伊米”原生态种植,产量不高,经济收益有限,怎么办?

  “伊家的‘稻花鱼’自古有名,后来因为追求庄稼产量,化肥用料多,逐渐少了。”何水生说,“现在种绿色无公害水稻,原生态的耕作方式,让稻下养鱼成为可能。”

  “稻花鱼”,如何科学种养,实现“一季多收”?何水生前往永安、浙江等地取经。

  “首先就是要注意水稻不能种植太密集,还要为鱼儿们留出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方便鱼儿觅食。”何水生说,“在禾苗生长期,鱼儿吃虫卵、草、微生物,进入稻花期后,鱼儿以掉落的稻花粉粒为食,生长速度加快,这样养出的稻花鱼,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

  水稻收割期前,把稻田的水放干,先收获稻花鱼。何水生将鱼儿按体型大小分类,体型大的直接带回家烘干制作,体型小的,放入鱼塘寄养。

  水稻收割一个月后,稻田长出青草,再将稻田注满水,将鱼塘寄养的小鱼儿放回来,这些鱼以青草、微生物以及散落的稻谷为食,二季收获,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为了让稻花鱼走进更多百姓的餐桌,何水生采用烘干处理的方法。鱼干能在常温下保存40天,放入冰箱储存期更长,特色“沙洲鱼干”,一时声名大噪。

  每亩稻田鲜鱼产量20公斤—25公斤,制作成鱼干有2.5公斤—3公斤,每公斤售价390元,“稻田+稻花鱼”纯收入达5300多元。

  养稻花鱼,不放饲料“人放天养”,“以鱼净水”,鱼类游动翻动泥土,能增加水中氧气,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增加粮食产量,实现鱼米双收。

  稻、鱼再添螺

  实现“三增收”

  水稻、稻花鱼获得成功,何水生又尝试发展“水稻+鱼+螺”的种养模式,在挑战中解锁“致富密码”。

  稻田养螺在多地获得成功,是一个成熟的养殖模式。虽有借鉴,但对何水生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无论是螺种选购、沟渠开挖,还是病虫害防治,皆是一窍不通。

  “养田螺还是有技巧的,要选适宜的品种、水温、食物来源等等。”何水生一脸懊悔地说,“吃了没经验的亏,第一次尝试全军覆没了。”

  很快,他总结经验,从水源涵养、土质检测,到田埂改造、基肥准备,方方面面加强学习,第二年卷土重来。

  “这次我从伊家乡农户手中收购了本地田螺,解决了水土不适问题,同时把秸秆投入水塘中,田螺喜欢附着在秸秆上,它们会在上面产卵,秸秆腐烂也能为田螺提供食物。”何水生解释说。

  “生态绿色水稻单靠土壤自身的养分是不够的,鱼和田螺也需要更多食物来源,要是能有畜禽粪肥就好了。”何水生在邻近山地种植果树,树下养着400余只“走地鸡”,鸡的下脚料,就是很好的养料。

  下脚料和谷物发酵静置后,投入稻田、水塘,为鱼和田螺提供食物,也为水稻提供天然养分,就这样形成了水稻、稻花鱼、田螺、果树、鸡的综合种养模式,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立体养殖致富路。

  田螺每亩150公斤,每公斤售价30元—40元,“走地鸡”每公斤售价60元—70元,再加上果园的黄桃、梅子、橘子、猕猴桃等,多点开花,收入多元。

  “回归原生态种养模式,纯天然的食材,不愁销路。”何水生笑着说。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