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擘画建设“海上福州”的宏伟蓝图。作为建设“海上福州”的重点区域之一,连江县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始终将海洋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全力以赴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助力打响“海上福州”国际品牌,争当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连江定海湾是“百台万吨”项目试验田。王锴煌 摄
海洋渔业碳汇建设体系发布
28日,“2022年院士专家八闽行——全国海洋经济高峰论坛暨连江县海洋渔业碳汇建设体系发布会”举行。会上,连江发布全国首个涵盖机制、标准、平台、项目的海洋渔业碳汇“1+3+1+N”建设体系。
“作为全国海洋大县、渔业大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渔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海水养殖业为主体的渔业碳汇,全力推进连江海洋渔业碳汇体系建设,抢占蓝碳经济新高地。我们积极与省内外相关高校、机构、专家团队密切合作,与海洋三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扎实推进‘1+ 3+1+N’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可为国家所用的‘连江标准’,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连江县委书记陈劲松说。
据了解,“1+3+1+N”体系包括1个机制,即开展海洋渔业碳汇的机理机制研究;3个标准,即海洋渔业碳汇(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监测技术规范、海洋渔业碳汇(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核算技术指南、海洋渔业碳汇(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交易价值评估技术指南;1个平台,即建立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平台;N个项目,即围绕海洋渔业碳汇体系建设,实施一批项目和工程,逐步实现海洋碳汇生态价值。
搭平台请智囊 用好海洋财富
连江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8公里,海洋鱼类达500多种,海产资源丰富,获得“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中国鱼丸之乡”等金字招牌,并建设全国第三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可以说,海洋是连江县最大的特色、最突出的资源优势。如何用好用活这笔宝贵财富,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天,连江除了发布海洋渔业碳汇建设体系,还给出更多解题思路。
——搭平台促转化,增加“碳汇”致富的新途径,抢占蓝碳经济制高点。“福州(连江)碳汇交易服务平台”“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连江服务中心”同时揭牌,全面推动海洋渔业碳汇建设科研成果在连江落地转化,为“海上福州”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来“院士智囊团”,加强产学研对接,做大海洋经济规模。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鸣与连江县政府、宏东公司签约,助力“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装备建设,为连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打造连江在海洋渔业碳汇领域的人才智库。福州祺添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签约落地福州丝路海港城可门港区,全力补强产业链条,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
海洋渔业碳汇“无价”变“有价”
签约仪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林鸣、包振民、朱蓓薇,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教授董双林围绕海洋渔业碳汇、深远海养殖等内容作了报告。
今年以来,连江县抢抓“双碳”先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争创国家级碳汇交易试点示范县,完成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项目,审结全国首例适用认购海洋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的刑事案件、召开全国首场县级“零碳”会议等,为蓝碳经济发展打造了示范样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十分看好连江发展海洋渔业碳汇,“连江是海洋大县,海水养殖持续走在全国最前列,拥有藻类、贝类养殖等丰富的蓝碳资源,在发展海洋渔业碳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连江的‘1+3+1+N’体系,让海洋渔业碳汇由‘无价’变‘有价’的路径更清晰,为实现‘双碳’目标探索出一条很好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