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2022-10-13   来源: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今年以来,漳州市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为抓手,积极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漳州市预计完成渔业产值262.5亿元、增长3.6%,水产品产量159.6万吨、增长3.6%。其中,近海捕捞26.48万吨、增长0.3%,海水养殖112.8万吨、增长5.52%,淡水捕捞0.67万吨、增长0.01%,淡水养殖19.64万吨、增长5.6%。

一是持续拓展养殖空间。加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在原有海水养殖优势产业带基础上,逐步开发湾外10~30米浅海区域养殖。扶持和引导企业向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在龙海港尾和东山宫前湾、岐下等海域建设深水网箱30口(相当于1312口15平方米传统网箱)。此外,新拓展淡水大水面生态养殖4500亩。养殖空间拓展为养殖产量增长提供有效保障,增产5500吨,新增产值2.6亿元。

二是大力推广优新品种。重点推广三倍体牡蛎、珍珠龙胆、绿盘鲍、云龙石斑、华贵栉孔扇贝、金刚虾、大口黑鲈等优良品种,逐渐替代部分老旧品种,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成活率、促进生长速度和品质。1-9月份,更新优新品种养殖面积8500亩,三倍体牡蛎、绿盘鲍、云龙石斑等优新品种产量达62.5万吨、产值162.1亿元,分别比增5.6%和7.5%。

三是积极优化养殖模式。推广河鲀-对虾-花蛤、黄鳍鲷-对虾-泥蚶、海鳗-对虾-美洲帘蛤等多品种生态混养,提升传统养殖模式的单位亩产。1-9月份,河鲀、花蛤产量分别为7706吨、1.85万吨,同比增长9%、7.4%。推广山塘水库生态混养面积2000亩,通过混养不同水层的鲢鱼、鳙鱼、青鱼等品种,每亩增产300斤。推广帆布池工厂化养殖,以养殖加州鲈为例,每立方养殖产量50斤,已推广5000立方米。推广稻蛙综合种养殖面积400亩,平均每亩产蛙3000斤。

四是做大做强苗种产业。加快水产种业设施建设、水产良种场创建和水产新品种认定,推广工厂化育苗、智能化生态繁养,实施鲍鱼、对虾、淡水鱼类等种业工程。新建石斑鱼、河魨、蛤和蛏等省、市级良种场7家,育苗面积6万平方米,把对虾、牡蛎和鲍鱼等大宗水产品养殖成活率提高8%。1-9月份,全市育苗398亿尾,增产8200吨、产值1.5亿元。

五是升级改造养殖设施。全市已累计新建、改造塑胶渔排45334口、完成省下达任务的45.33%,塑胶浮球筏式养殖112909.02亩、完成省下达任务的82.66%。随着塑胶养殖设施陆续投入使用,海水养殖产量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养殖潜力得到有效挖掘,预计可增产11000吨。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