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村创建为载体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2-12-09   来源:省委文明办

郭坑村位于泉州石狮市永宁镇东北部,面积1.06平方公里,是永宁镇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落。

郭坑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幸福”郭坑为目标,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全面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连续获评三届“福建省文明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卫生村、福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高级版“绿盈乡村”等一系列称号。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郭坑村全貌

加强党员教育建设,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等,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赋予了新任务,明确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郭坑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通过“三会一课”、在线学习、辅导讲座等方式,把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郭坑村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实干相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红色之旅”党性教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全力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完善“1+6+X”功能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服务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基层服务品质和治理效能。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郭坑村开展“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

加快推进生态振兴,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近年来,郭坑村多方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全域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配套功能,让村民切身感受到“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带来的幸福感。深入开展推进“家园清洁”百日行动。通过“变废为宝”创造性转变,将村庄一个个闲置荒地变为具有造型性的景观;建成石狮市首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和首个阳光垃圾堆肥房,不断深入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建有法治文化园、文化主题公园、民族公园等口袋公园20余个,2021年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45.46%。

郭坑村注重对传统古民居、古建筑的保护发展,将古厝新用,打造“义源学堂、丕典古厝”等具有闽南文化韵味的创客空间;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活动,打造“一院一景、一户一韵”扮靓美丽乡村庭院的特色风格,让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移步即景成为郭坑村乡村振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全力推动产业振兴,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增收、农村增色,郭坑村选择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美丽田园”向“美丽经济”转变的丰收之路。

郭坑村持续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规整120亩废弃农田,建设农耕文化观光园;大力实施“全域复垦”活动,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400亩基本农田进行田、水、路、渠科学规划,建成高标设施农业园;针对村中零星农地,通过引导群众对闲置、抛荒农田进行复垦,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及管理经验,建设100亩现代农业大棚基地,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打造了最省钱、最大气、最自然的乡村自然景观。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主动融入永宁镇打造滨海文化旅游特色名镇发展大局,盘活400多亩闲置荒地,打造集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科普教育、农事体验、果蔬采摘、户外拓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金鸡山生态休闲文化园,发展引进20多种趣味体验项目,每年均接待游客量达5万余人次,增加村财收入100多万。现如今,郭坑村乡村旅游已成为石狮市一张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

全面深化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郭坑村不但重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更注重乡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持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建有文体活动中心、灯光篮球场、综合体育活动场所、羽毛球训练场、露天水上乐园等运动场所,实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有效提升村民群众的满意度。深入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并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文化、民族歌舞、团结杯篮球友谊赛等文体节庆活动。建设“郭坑故事”乡村文化记忆史馆,打造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民族文化阵地、传统教育阵地和党建教育基地,充分展示历史、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郭坑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发挥村规民约、四会一队的作用,建设集中办宴邻里中心,坚决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不断推动郭坑村移风易俗工作提质增效。积极推广“新乡贤”治理模式,成立乡贤理事会,以乡贤榜样带动村民共建良好村俗、树立良好家风,广泛开展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村民”等评选活动,以评树德,让精神文明成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