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春,在漳州市长泰鲜食玉米试验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里,放眼望去,一簇簇玉米苗争相冒头,与整齐划一的农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上季甜玉米减少1/3化肥施用量,并没有降低产量,这一季甜玉米化肥打算再少用一半。”农户刘炳坤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
福建省级科技特派员、致公党福建省委乡村振兴指导员王松良教授、陈选阳研究员、基地指导教师叶德练博士一行到基地指导鲜食玉米种植技术
刘炳坤是基地鲜食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减肥增效技术培训的对象之一。过去,在传统种植方式影响下,长泰区像刘炳坤这样的鲜食玉米种植户,按照传统经验,认为只有“高肥”种植出来的鲜食玉米才会饱满好看。为了让玉米长得“好看”,农户投入过量肥药,导致种植成本增加,收益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比比皆是。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与漳州市长泰区陈巷镇西湖村村委会共建基地,福建农林大学鲜食玉米研究团队(以下简称“研究团队”)王啸、孙艳芳、余泽勋和张然常等4名硕士研究生常驻基地并开展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
基地常驻研究生王啸介绍基地的玉米安全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福建省鲜食玉米产区施肥过量情况比较普遍,土壤酸化较为严重。”王啸介绍说,研究团队在总结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和鲜食玉米养分需求规律的基础上,集成创新鲜食玉米减量增效和土壤酸化改良技术,有效减少肥料投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高土壤pH和土壤钙镁含量,促进产量及品质提升。2022年,研究团队在基地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并引进耐密型品种,将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降低了56.4%、87.1%和50.0%,有效实现总体化肥成本降低50%以上,产量提高7.5%-25.1%。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基地指导老师和常驻研究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田间观摩和技术培训,与农民打成一片,为他们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技术服务,推动技术真正落地。目前已开展鲜食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减肥增效技术培训,培训农户50余人;建立科技长廊1个,由常驻研究生为来访专家、农户进行宣传讲解10余场次,累积受众190余人,为西湖村幼儿园20余名儿童科普甜玉米播种育苗技术;组织田间观摩10场次,受众4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