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源村的新“稻”路
2023-06-03   作者:叶陈芬 甘叶斌   来源:闽东日报

田畴染新绿,插秧正当时。连日来,在屏南县长桥镇柏源村,村民们在稻田里起秧、运秧、插秧,抢抓农时,种下丰收的希望。微风拂过,青绿秧苗在层层梯田内轻轻摆动,充满无限生机。

1.jpg

柏源梯田上插秧忙

然而对于柏源村的村民来说,这样的场景却是“好久不见”。柏源村千亩梯田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主体梯田1200多亩,世世代代哺育着柏源村人。近年来却因种植效益较差、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不少田地撂荒,成为无人问津的“芦苇荡”。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2021年起,柏源村积极响应“粮食安全屏南行动”,开展“我在屏南有亩田”活动,打造柏源千亩梯田高优农业示范项目。2022年,广泛动员社会组织、社会人士及党员干部认领水稻种植621亩,开垦种植水稻780亩,年产量达460多吨。田间还增设了运输轨道3条约1600米,建设和修复生产步道3处约500米,完善了千亩梯田生产步道路网,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输效率。

“今年,我们新增开垦撂荒地230亩,建立新品种示范片10亩,稻养鱼10亩,持续推进柏源千亩梯田品牌建设。”长桥镇组织委员、柏源片区党委书记郑榕介绍。

荒地变良田,为寂寥一时的柏源村点燃了发展“新火种”。柏源村率先成立党支部领办的福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动柏源村千亩梯田项目建设,鼓励党员带头出资入股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技术、地上附着物等折价入股,共吸纳社员14人,其中党员12人,占社员总数的85.7%。同时吸纳了50多名村民务工,去年平均每人增加收入1.5万元。

村民苏光信就把原先种植的土地入股合作社,同时因为有种植技术,他还成为合作社技术骨干,培训指导前来务工的村民。“我现在不仅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生活稳定了许多。”苏光信说。

乡村振兴,需要“土专家”,也要“乡创客”。柏源梯田声名远播,吸引了各类入村创业的人才,成为推动柏源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5月27日,以“四季屏南·乡村有约”为主题的第二届柏源插秧节启动 。当天下午,来自屏南第四中学的50名学生在此进行了研学活动。

同学们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手拿着嫩绿的秧苗踏进稻田里,弯腰弓背,把一株株秧苗整齐地栽种在田里。插秧、犁田……泥水溅满了全身,同学们仍兴致不减,忙得“不亦乐乎”。

此次研学活动的组织者施华向是长桥镇新乡村人,一直从事教育培训行业,去年,他在考察调研时,被柏源村的稻田资源和传统文化底蕴所吸引,于是决定在此建设研学基地。“今年,我流转了20多亩土地建设营地,于5月开始试运营。”施华向说,研学基地深入挖掘乡村的教育价值,策划生成传统农耕体验、社会调查实践等研学主题,吸引了众多周边中小学生前来研学旅行。

“除了建设研学基地,我们还充分发挥柏源村中国传统村落人文历史文化优势,挖掘古村落、柏源溪、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不断提升柏源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郑榕介绍,目前,柏源村已经建设完成粮食安全主题展示馆、柏源村版雕文化馆等,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文旅结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促进村财增收、村民致富。2022年,柏源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省级美丽田园建设点、市级乡村文化振兴优秀示范村。(叶陈芬 甘叶斌)

责任编辑:胡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