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火红的世界”之亭头——苏区县级政权建设的典范
2023-06-09   作者:钟茂富   来源:中共武平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在20世纪30年代土地革命中后期,武平亭头村成为武平苏区党政军机关驻地和革命指挥中心。迁至桃溪亭头的武平县委、县苏,带领全县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进行经济、文化建设和军事斗争,成为苏区县级政权建设的典范。对此,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在多年之后的1976年仍然深情地回忆道:“1932年间,我去过武平武北,那里各项工作都很好,各种组织都有,非常景气,真是一片火红的世界!”

民主建政,巩固发展苏区

土地革命前期(1929年至1930年间),武平县委、县苏设在武平县城一带。土地革命中后期,迫于国民党南路军陈济棠部的压力,武平县委、县苏在省苏工作团的指导下,于红十二军36师司令部进驻桃溪后,北迁桃溪亭头。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苏在汀州成立,随即派出由20多人组成的工作团进驻武平,协同武平县委恢复发展武平苏区工作。5月,经工作团充实的武平县委迁往桃溪乡亭头村,办公地点设在宝善居。据张友白回忆文章《省苏工作团在武北》记载:县委书记是傅才秀,组织部部长是刘剑秋,宣传部部长是吴洪森(新田村人);武平籍干部黄炎发任县革委会主席,练灿华任白区工作部长。

在省苏工作团的指导下,1932年6月召开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恢复武平县苏维埃政府。大会依据省苏颁布的《闽西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代表选举条例》,选举产生县苏主席黄炎发,副主席陶通联、朱锦云。下设裁判部、军事部、工农检察部、土地部、交通局、邮电局、妇女部、财政部、教育部。大会还作出扩红、发行战争公债、反对官僚主义、改编游击队等4项决议,有条不紊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工作。一时间,桃溪亭头成为武平土地革命的政治中心。

武平县委、县苏依照《苏维埃组织法》,在全县先后建立城厢、武西、东留、武所、和平、下坝等20个区苏,17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全县大部分地区成为红色区域,赤色人口10万多人。各级政权设立党、团组织和工会、妇女等群众组织。各乡、村都建立了农民协会。工会活动得到广泛发展。县成立总工会;武北、中赤、下坝等地建立了民船、木排工会;十方、岩前等地组建了矿业工会;六甲、中堡、东留、和平等区建有纸业工会;高梧区建有纸炮(鞭炮)工会;城区还有“五业”工会等。全县基本形成农民有农会,工人有工会,商人有商会,妇女有妇女联合会,少年儿童有少先队、儿童团,青壮年有赤卫队、游击队或模范营,人人都有自己所属的革命组织,人人参与革命活动。

同时,县委县苏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在县、区、乡三级设立文化委员会,创立和发展不少“列宁小学”形式的各种学校、“特别训练班”,提高区、乡干部的文化素质;开展扫盲运动,县苏带头在亭头设立了“华育学校”,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各区乡纷纷建立“劳动夜校”“识字班”“读报组”等扫盲组织;各乡村还成立卫生委员会,普及“卫生常识”,讲解救死扶伤的方法。为增强苏区军民体质,支援革命战争,县委县苏还积极发展体育卫生和文艺事业,1932年举行盛大规模的全县少先队体育总检阅,评选出优胜团体和个人,挑选出30多位优秀代表进行集训,并于5月31日参加在长汀县城举行的福建省少先队总检阅大会。武平代表队在这次检阅中荣获总分第5名,军事第6名的好成绩,受到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的表彰。

发展生产,粉碎经济封锁

为保障革命战争供给,改善苏区群众生活,武平苏区在经济建设方面重视农业生产,并积极发展各类手工业,同时大力发展商贸业,活跃市场,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武平苏区把发展农业、增收粮食放在重要地位,通过采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开展劳动竞赛、帮助农民解决劳力与耕牛、发动群众开垦荒地、进行粮食调剂等办法发展农业生产,以解决军民所需最为重要的粮食问题。其中1933年2月,武平县代表陈玉梅、赖清浪等出席了永定、新泉、武平三县革命工作竞赛条约会议,并在条约上签字承诺。1933年6月6日,在福建省苏主席团扩大会议上,武平与新泉开展了消灭荒田的劳动竞赛,武平代表在条约上签订了开垦1000多担荒田的条约。据《红色中华》第103期第2版记载,1933年8月15日,武平县还在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中签订“竞赛条约”,限期完成推销经济建设公债、发展合作社社员和股金、筹款、建立谷仓和粮食调剂分支局等任务。

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各地根据武平多山和竹木资源丰富的特点,运用有利的水运条件,把竹木运往上杭、峰市和蕉岭等地,以换回资金和日常用品。桃溪山林资源丰富,亭头更有“万亩竹林,百间纸寮”之称。基于水路交通优势,亭头圩成为四邻村庄贸易中心,各种布匹杂货、京果海味、金银首饰商铺应有尽有,每逢圩期,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沿河几个村庄的木材、土纸都经过亭头河水运出售;附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货物也从这里吞吐。

苏区的工业建设是为土地革命战争服务的。武平县苏从实际出发,带领全县人民利用各地的打铁店,建立小型兵器加工厂。1928年亭头村李长明等人开设的“德庄店”,聘请数名广东五华的造枪师傅,制造了一批枪支。湘湖区铁厂恢复起来后,用铁砂炼成生铁,造土炮和土制手榴弹壳等。这些小型武器加工厂,还带动了木工、石灰、木炭、冶炼等手工业。

武平县苏区发动群众建立经济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活跃苏区市场;同时努力沟通边境贸易,以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当时,主要成立了贩米、药材、信用、消费、生产等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坚持自愿、互利、民主办社原则,使每个社员都能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能享受盈利分红。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活跃了苏区市场,有效抵制了不法商人的剥削,调节了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改善了群众生活。

武平苏区还制定一系列保护工商业者利益的政策,1930 年6 月《武平县苏维埃政府布告》中的城市政策规定:“ (一) 商人公买公卖,自由交易,强买强卖者,按罪处罚;(二) 苏维埃政府保护商店。非极端反动,不为工人及中小商人、群众所深恶痛绝者,不没收其商品;(三) 船只货物来往各地,苏维埃政府予以保护,不得损害,违抗者惩办;(四) 苏维埃政府保护邮局、学校;(五)一切肩担货物,经过本县时,各级苏维埃政府保护其通商。”通过以上政策吸引白区商人,繁荣边区市场。同时,成立经济委员会,研究苏区生产品输出与白区商品输入问题,并专门设立武平贸易局,建立金融、采购、保卫、运输的专门队伍;设立白区工作部,通过利用白区亲戚朋友、贫苦农民“打进白区”,顺利完成运送食盐、药品等紧俏物资,为革命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

扩红支前,支持革命战争

随着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武平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翻身解放,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热情。他们积极投身革命,创办发展兵工厂,踊跃参军参战,并省吃俭用,捐钱献物,支援革命战争。

武平县苏、县委在建立和发展根据地的同时,极其重视加强武装建设,以进一步充实武装力量。1932年3月,武平县苏奉命调集武东、中堡、十方等地游击队与上杭才溪红军游击队十三大队在中堡成立福建军区独立第二团,全团有6个连300余人/枪;同年12月,独立二团与杭武独立团在武平小澜整编为闽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十师,全师初期有1000多人,后发展到3700多人,形成了主力红军与地方武装密切配合的人民武装体系。其间,独立十师在汀杭武一带积极打击国民党对苏区的进攻,与新独立三师转战赣南。之后,武平县苏又调各区游击队成立武平独立十三团,坚持在武平苏区各地活动。

此外,1933年10月在地方军事干部会上,武平县承担了300名扩红数额;在福建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上又领了1000名扩红任务;1934年8月,中央要求武平再完成赤卫军2000名、模范营700名的任务。据1933年10月12日《红色中华》介绍:1933年10月武平游击队(其中少先队员30余人)全体加入红军。1933年7月,桃溪乡妇女刘运秀,利用参加洗衣会的机会,动员3名少先队员加入少共国际师,其事迹也受到《红色中华》表扬。1932年36师进驻亭头村后,亭头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出现了“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参加红军”的动人情景。在欢送青年入伍的日子里,村里召开大型文娱晚会,为入伍青年戴上大红花,妇女主任把青年妇女做的布鞋送到会场,并带头唱起民歌:“青年同志敢热心,报名参加十二军。红色政权保卫好,消灭敌人享太平。”

红军长征前和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武平组织了各种物资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妇女洗衣队和修筑战壕队,人数达4000多人,向江西瑞金等地运送物资队。1933年8月至10月间,武平支持红军军费40000元、粮食10000担。为支援革命战争,武平苏区还开展了一场发展经济的运动,积极筹款,并将筹集的大量资金用于购买“战争公债”。1933年8月15日,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武平代表一次性认购“经济建设公债”20000元。有些干部群众认购“债券”,缴了钱后,又将“债券”退还给政府,作为自己对革命的贡献,在桃溪乾坑背至今还留存有“退还八佰万公债,扩大红军”的红军宣传标语。1933年11月,武平县又完成了赠送红军慰问品300余担、布鞋2000双的任务。按任务要求和实际情况估算,土地革命时期,武平苏区至少支持了军费100000元、布鞋15000双、草鞋40000双。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成为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推进革命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坚强堡垒。

1933年秋,武平县、区苏维埃政府在亭头村驻扎一年零三个月后,因形势所迫,先后搬至小澜等地,进一步领导全县和全区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斗争。

作为曾是武平县党政军机关驻地的亭头村,目前尚留存数十处保存完整的红色史迹。这些弥足珍贵的物质遗产,见证了武平人民在那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用热血铸就苏区县级政权建设的光辉业绩,在闽西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