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生创新融合 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
2023-08-08   作者:施蕾   来源:福建日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显然,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文化振兴正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支撑与内生动力。

主体错位与创新不足:乡村文化振兴遭遇的发展问题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面临着一些发展难题。

一种是主观困境,表现为认知片面、主体错位。由于乡村文化振兴指标量化难、建设周期长、成果见效慢,人们在主观认识上更重视产业、生态、组织和人才振兴,对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愿意留在乡村、回到乡村的“原乡人”“返乡人”“新农人”数量不断增长,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方法大多集中在招商引资、文化产业之上,存在误把外来客商、文化资源当作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片面观点。在乡村文化多元建设群体中,农民这个真正的主体被边缘化、对象化,形成主客体之间的错位。

另一种是客观难题,表现为乡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不足。中国乡土文化既具有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特性,又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鲜明文化特色。但是,在乡村文化振兴实际过程中,“千村一面”“雷同展演”等同质化现象时有出现。文化传承创新思维不足,导致乡村中的各类文化遗产遭遇简单的“符号化”提炼,套用现代营销手段的“模板包装”后形成浮于表面的雷同化展演。传统乡土文化真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潜能尚未充分发掘,未能形成强大的内生文化动力。

科技加速与文化离散: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新时代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科技加速带来新问题。当今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变革兴起的关键时期,科技高速发展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从5G、大数据、元宇宙到人工智能,科技日新月异为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媒介技术的深度变革,对文化建设产生巨大影响,业已嵌入到乡村文化的创造与内生逻辑之中。新媒体与数字化手段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新的活力,如“乡村春晚”、“村BA”、数字乡村文化直播等,令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成为新农资。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媒介赋能,为拓展乡村文化传播渠道和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开辟了广阔空间。然而,在高速前进的数字技术变革面前,传统乡土社会在科技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其一直处于努力奔跑、追逐技术的探索之路上,部分乡村由于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支撑不足、数字媒体技术壁垒等困难,常常不自觉地被甩出科技加速轨道。

文化离散造成新失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转向了高质量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不可避免地使乡村产生文化离散现象。一方面,市场因素不断渗入到相对封闭的乡村社会中,引发乡村文化观念与价值准则的巨大变革,削弱了村民个体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以经济因素为导向的社会流动,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持续推动乡村社会的个体化进程,松动了“差序格局”下乡土文化的根基,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传统伦理和文化价值影响力逐渐式微,经济富裕与精神贫困之间的失衡日渐显现。

内生·创新·融合: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指向

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乡村独特土壤,立足于乡村经济基础,反映乡村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文化。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党和政府在重建乡村文化与引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正确领导,从内生、创新、融合的三重实践指向发力,真正把握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正确方向,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因应新时代的挑战。

激发乡村建设群体主体性,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是谁的乡村,文化是谁的文化?长期以来,认识误区和主体错位的主体困境,造成了村民成为“被呈现者”和“城市的他者”,而不是主动创造者的现象。今天的中国乡村文化能量不断积蓄,完全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近年来,多地农民自发开展“土味”十足的“乡村春晚”“村BA”等乡村文化实践,真正呈现出了乡村的主体性、农民的文化自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昭示着乡土文化的复兴。“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成为新农资、农民成为新演员”还不够,农民还应该成为乡村文化的主动创作者、表达者与传播者。只有激发出村民、乡贤、乡村干部等多元群体的参与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乡村文化感召力,重拾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挖掘乡村在地文化独特性,驱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多元创新。

在地化是与全球化发展相区别的另一种发展潮流,强调不同地区在普遍和同质的发展中,应立足本地特色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与外来力量相互作用转化,形成深耕在地方特色土壤中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生成了特有的人文传统和价值观念,不同村庄中丰富的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蕴含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无限能量。近年来,多地乡村开展“屏南凭什么”“浮梁乡创节”等在地化文化创新,通过赋予乡村文化当代内涵、表达方式年轻化、打开方式多元化等创新方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有效激活乡村传统文化,有力推动了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城乡文化融合协同性,汇聚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只有加强城乡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才能走出一条城乡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共同繁荣发展之路。因此,乡村与城市文化应融合共生、协同发展、形成合力。要积极构建城乡文化互通渠道,促进文化产业转型,打造城乡文化融合品牌,构建城乡文化人才流动机制,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只有打破制度、人才、市场等要素的流通壁垒,增强城乡文化发展的联动共享,借助城市资源供给和创新动力培育上的优势,支持乡村文化发展,弘扬乡土文化精粹,才能汇聚成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合力。

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和自信自强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既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稳定剂”,也是塑造乡村文化自信的“能量堆”,更是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加速器”。只有厘清乡村文化振兴内涵,明确制约发展的现实困境,积极应对新挑战,从内生、创新、融合三个实践指向切入形成着力点,才能真正将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关键支撑。

责任编辑: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