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称第三代育种法结合前两代再谋新突破 “种三代”接棒:杂交稻量质齐升
2016-12-13   作者:张振中 杨娟   来源:农民日报

  “超级稻虽然产量高,但米质是不是不太好?”面对类似“高产不高质、好看不好吃”的疑问,12月9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16年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总结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通过第一、二代育种法,包括超级稻在内的杂交水稻不仅产量越来越高,而且米质不错;而正在研究的第三代育种法将会使杂交稻在“量质齐升”上表现更佳,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抗性更好的超级杂交稻。

  据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介绍,中国第一代育种法是“三系法育种”,即通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者杂交,形成杂交一代。这一方法优点是育性稳定,安全性好,但由于只有很少一部分材料具有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功能,配组的范围受到极大限制,要培育出理想的杂交稻难度比较大。

  第二代的育种法是“两系法育种”,即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实现了配组自由,选育优良品种的几率大大高于三系法,因此第二代育种法已经能够选育不少量质齐升的新品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李建武说,通过“两系法”育种,Y两优900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表现俱佳,如2014年在湖南溆浦县超级稻百亩片示范亩产测产中,Y两优900突破千公斤大关,绝大部分指标达到了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

  “一个品种量质齐优只能说出了个‘明星’,这两年超级稻一批组合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双双提升,涌现出了‘明星团队’。”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形象地说。他认为,Y两优900已经实现了典型的量质齐升,而另一个组合Y两优911超级稻晚稻品种则是实现了高档优质和超高产的有机统一。Y两优911生育期短,只有115天,比一般品种缩短了1个月左右,但这么短的生育期长出的超级稻却量质齐优。

  “第二代育种法不是说完美无瑕,也有一定欠缺。”张玉烛进一步解释,两系法育种易受温度影响,制种风险较大。在制种环节,平均温度低于22.5-23℃,就会导致不育系自交结实,杂交稻制种因此“夭折”。此种情况下,通常会对种子企业造成极大损失,如果鉴定不出来,还会给农民的生产带来影响。

  杂交稻量质齐升要谋求新突破,靠谁?要靠第三代育种法!张玉烛介绍,第三代是以遗传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稻育种法,这一育种法克服了第一、二代育种法的缺点,特别是不受温光条件的限制,能够实现配组自由、制种安全,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

  张玉烛认为,正是由于第三代育种法配组自由、不易受温光气候条件影响,更易于利用广泛的优良资源,可以根据区域和产业需求,选育出个性化的精品。如在人多地少的地区,主要以高产为育种目标,则可以选择高产基因配组;对于易感稻瘟病的地区,则通过导入抗病基因,不断改进抗病性;而要培育更高产、更优质、更高抗性等综合性状良好的杂交稻,则可以通过将高产、优质、抗性好、广适性强的基因进行优化组合,使杂交稻量质齐升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