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村痴”论道坵演
2023-09-24   作者:郑景荣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9月23日,秋高气爽。在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小坪寨,天井下、大堂上临时摆满的椅子座无虚席,由几位知名“村痴”发起的2023首届乡村振兴民间论坛正在这里举办,与会人士也几乎都是来自各地长期痴迷于乡村发展的退休干部、乡建学者、社团工作者、乡村艺人、产业主体负责人。

图片1.png

2023首届乡村振兴民间论坛在小坪寨举办(郑景荣 摄)

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2023首届乡村振兴民间论坛围绕“在古老的土地上——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深入探讨如何挖掘、保护、传承、创新乡土传统文化,有力、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实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振兴乡村之路。

“之所以选择小坪寨,是因为它是永泰庄寨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在这里办,既应时又应景。”活动发起人之一、十多年致力于永泰庄寨文化保护的张培奋介绍说,作为一座传统的古民居,小坪寨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产物,更是一个家族姓氏的史书,承载着坵演村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和信仰之源。

图片2.png

张培奋分享永泰庄寨文化(郑景荣 摄)

目前,永泰县域内庄寨保存较完好的有152座,是永泰县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永泰县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领域成效显著,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现有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座永泰庄寨被评为省保,永泰庄寨建筑群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传统乡土文化资源的活化无疑是最难的,这是大多数与会人士的共识。“要讲究步骤。”张培奋认为,没有整合的资源不算资源,难以对接外来投资,必须要先发动村民,有效整合村内资源,组织村民成立理事会或合作社,以村庄作为统一主体,才能进行相关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而且要打通“产权流转、流量引入、资金投入、项目运营”四个环节。

图片3.png

《中华民居》杂志社主编姜志燕分享“艺术乡建为乡村文旅赋能”(郑景荣 摄)

如今,艺术乡建盛行于不少乡村振兴进程中,如何扬长避短,《中华民居》杂志社主编姜志燕通过大量调研认为,艺术乡建可以帮助无明显资源的乡村获得到时代发展机会。“艺术乡建只是一味药,不是完整的药方。”姜志燕提醒艺术乡建工作中,应该采取陪伴式模式,注意尊重村民的主体意识,尊重本土文化,增强村民主体赋权。

论坛邀请了十多位深耕乡村振兴、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嘉宾进行了主题分享、资源互动,内容涵盖乡村文创、研学、中医康养、生态农业、文旅运营等众多领域。

“各位嘉宾讲的十分接地气,破解了我不少工作困惑。”由于论坛选在村里举办,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党支部书记陈掌平全程参与论坛筹备,还结识了不少乡村振兴实践领域的“大咖”。这次活动对陈掌平如何更好、更可持续地发展坵演村带来了不小的触动。

图片4.png

发起成立国仁智库联盟(郑景荣 摄)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张培奋《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实践》新书发布仪式、国仁智库联盟成立仪式。

首届乡村振兴民间论坛会期两天,由福建春暖堂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浙江青螺公益服务中心—花开岭慈善基地主办,福建省天青色文旅集团、城投梧桐外温泉度假区、房家泰谷里房车度假区联合承办。(郑景荣)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