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漳港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加速乡村振兴
2023-09-26   作者:赖志昌   来源:福州日报

推行“积分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党建引领+乡贤助力”,让乡村各项事业有声有色;实施“党建+旅游”,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福州长乐区漳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靠自身优势走出一条新路,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长乐漳港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加速乡村振兴

屏洋村民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记者 赖志昌 摄

推广“积分制” 扮靓美丽乡村

“大家快来兑换积分咯!”23日,漳港街道屏洋村村部响起了小喇叭,村民们在积分兑换台前排起长队。“积分攒了大半年,今天可以派上用场。”当天,村民林金宝起了个大早,兴冲冲赶到村部,用积攒大半年的60分积分兑换了一袋大米和一盒纸巾,乐呵呵地提回家。

如今在屏洋村,说起积分,无人不晓。过去村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村里推广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等存在不小难度。2022年1月,村“两委”试点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对环境卫生进行考评,并以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引导村民参与。

每月下旬,由村干部、党员、老人会代表等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团”便忙碌起来,他们人手一张评分表,按片区走村入户,上门对村民的环境卫生进行打分,并在门前挂牌设立星级户。

“村里开展考评后,大家自觉多了,谁家要是落后,面子自然挂不住。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住着也舒心!”72岁村民李顺官说,利用积分兑换券,可以在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食用油、大米等,十分方便。

“这些考评成绩定期张贴在村委会公示栏,我们还设立了‘红黑榜’,起到村民互督互促的作用。”村党支部书记李兆敏说,如今村民已成为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村务工作也开展得更顺畅,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积分制”在漳港街道已全面铺开。漳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街道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理念,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党建引领+乡贤助力” 凝聚发展合力

前不久,漳港街道百户村举行了一场奖学暨表彰大会,文化礼堂内格外热闹,企业家、乡贤、学子等欢聚一堂。

“一听说村里要办表彰大会,企业家、乡贤纷纷捐资,共计643万元。”表彰大会前,百户村党支部书记柯晓霖的手机短信提示响个不停,企业家、乡贤的爱心捐款不断汇入百户村教育促进会、乡村振兴公益基金账户上。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这个“主心骨”。2019年,在村“两委”带动下,百户村发动村里企业家、华侨、乡贤捐资出力,率先成立教育促进会。随后,这股捐资助学之风在漳港大地蔓延开来。2022年初,漳港街道以党建引领推动人才振兴,成立奖学助教党员先锋专项小组,以百户村为示范,发动各村(社区)开展系列奖学奖教助困和助力乡村振兴活动。54名乡贤党员带头捐资,带动乡贤、企业家汇聚力量,支持家乡建设。如今,演屿村、路顶村、仙岐村等14个村(社区)陆续设立了教育促进会或乡村振兴公益基金。

“我们探索‘党建引领+乡贤助力’新机制,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漳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必重说,截至目前,街道共筹措奖学奖教助困资金1617万元、乡村振兴建设资金1328万元。

“党建+旅游” 再奏发展乐章

“同学们,龙峰村是远近闻名的革命老村……”日前,在漳港街道龙峰村“龙角烽火”纪念牌前,龙峰村支委杨鸿珍为长乐一中学子讲述革命故事,吸引同学们驻足聆听,感受红色力量。

“来村里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买特产的人也多了,我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临近午饭,在龙峰村小吃一条街,村民蔡文楷招呼游客进门购买牛肉燕、扁肉等。如今,村民家门口的“旅游饭”越吃越香。

龙峰村是革命老区村,2019年在村“两委”带领下,该村探索“党建+旅游”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红色文化阵地建设,并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旅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开发海水温泉等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党建+旅游’,是我们融合村里红绿资源优势的一次探索。”在村党总支部书记杨美芳看来,未来龙峰村旅游业大有可为,目前村里正在谋划一盘大棋,投资500多万元推进新旅游线路、民俗村、研学基地等建设,串联温泉康养、红色研学、田园观光等旅游线路,进一步做精旅游业态。去年该村获评福州市乡村振兴五星村,今年初以来村集体收入超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漳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资源盘活、产业带动、农旅融合等多元发展模式,助推全街道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今年以来,漳港街道已有1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责任编辑: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