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风从海上来
2023-09-26   作者:王志凌 叶陈芬 郑霄   来源:闽东日报

蕉城白基湾官井洋大黄鱼养殖基地,工人在投放饵料

霞浦北壁乡东冲村,工人在清运从海上转运来的海漂垃圾

霞浦七星海上社区,改造升级后的新渔排连绵海上

碧海蓝天,清波细浪。

9月23日,从宁德市蕉城区城澳码头乘船前往三都澳白基湾,凭海临风、一路清新:洁净的海面、通畅的航道,不时还可见一口口色彩鲜艳的新型塑胶渔排浮动海上,连绵成片、蔚为壮观。

时光回溯到五年前,这片海湾却是另一番模样:数以万计的传统养殖网箱、龙须菜密布海面,抬望眼尽是养殖所用的白色泡沫浮球、花花绿绿的饮料瓶及海漂垃圾,脏乱、拥堵。

今昔之变,背后是宁德强力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不懈努力和改革创新。

宁德依山面海,拥有海岸线1046千米,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千米,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经略海洋前景广阔。其中,口小腹大、水深港阔的三都澳更是“世界不多、中国仅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发展理念,并将“开发三都澳”概括为闽东人民的“三大梦想”之一,要求“把三都澳规划好、开发好”。这份嘱托厚望,是闽东人民的福气,更持续激发着闽东人民守护碧海、逐梦蔚蓝的强大动力。

2018年以来,宁德在全市范围大刀阔斧推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改造传统养殖渔排、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重建海上生产秩序,创新海上监管服务、海漂垃圾治理、海上能源应用、海上普惠金融等一系列模式,在“海上浮城”掀起了强劲改革新风。历时五年,“前半篇文章”攻坚整治、改造升级,“后半篇文章”巩固成果、提质增效,海上生态环境变美了、群众法治观念变强了、海上生产秩序变规范了、海上养殖效益提升了,宁德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清海答卷”。由此创新实践形成的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宁德模式”更是被列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其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复制推广。

从白色污染到蔚蓝牧场 海上田园入画来 

走进坐落三都澳白基湾的官井洋公司养殖基地,一口口蓝黄相间的新型塑胶渔排在眼前铺展。随着工人一袋饵料撒下,网箱里的大黄鱼欢跃翻腾、竞相逐食,搅起水波阵阵。

“如今的大黄鱼个个条形美,肉质可与野生大黄鱼媲美。”瞅着眼前天蓝水清、鱼跃人欢的场景,该公司董事长尤维德一脸笑意。在他的印象里,以前这里传统渔排挤得密密麻麻,还有四处漂浮的白色浮球泡沫垃圾,海水没有流动空间成了死水,大黄鱼养在网箱里虽然很肥却也容易得白点病。

吃海不养海,到头空一场。为了碧海蓝天,2018年开始,宁德铁腕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全面清、规范养、长效管,三记“重拳”强力推动海上养殖改造升级,“规模养殖”变“质量养殖”。

作为重点龙头企业,官井洋公司响应号召,投入5000多万元,将原来的传统小网箱改造成84口深水抗风浪塑胶环保网箱,让大黄鱼住进了“连排别墅”。

尤维德说,渔排升级后,海清了,水净了,水质也变好了。同时新网箱让鱼游动空间更大,肉质更加鲜美,产量、价格也大幅提高,预计今年养殖量能达8000多吨。

据了解,2018年以来,宁德累计投入45.48亿元,用新型环保塑胶网箱、空心浮球升级替代木质渔排、泡沫浮球等传统养殖设施,清退和升级改造渔排142.7万口。同时,创新海漂垃圾治理,将29个沿海乡镇、552个行政村纳入陆海统筹,建设31个海漂垃圾中转站,统一委托市城投蓝海公司一体运作,实现陆域和海上保洁“一只扫把”,有效解决了海漂垃圾清理责任模糊、垃圾运转不畅、根治乏力等顽疾,成为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典型案例;创新海上能源应用,全省首个渔排“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在三都澳建成投运,“风、光、储、充、用”等清洁新能源新技术在“海上田园”推广应用,海上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助力养殖业绿色低碳升级。

随着整治的不断深入,闽东海域由表及里发生着变化,曾经满眼白色泡沫浮球、海漂垃圾的污染之境摇身一变成为蔚蓝“海上牧场”,碧海清波拂面来。对生态环境极为挑剔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在销声匿迹多年后,也重现闽东海域,成为常客。

好生态带来好效益,借势再发力,渔民还渔旅融合吃起休闲渔业的“旅游饭”。霞浦七星渔排、福鼎佳阳“海之梦”、福安宁海村“蓝海渔歌”等一批渔旅融合示范点崛起海上,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畅享蔚蓝。

从“谁占谁用”到持证养殖 依法用海入人心

“躬耕”万顷碧波,“放牧”蔚蓝家园。在霞浦县北壁乡东冲村海域,见到养殖户林吉满时,他正在新型渔排上喂养鲍鱼。

长久以来,林吉满与村里的养殖户们一样,瞅准这片海域里的空闲之处,做上标记,网箱一放,便成了自家的“地盘”,谁占有谁使用。这些年,老林也零零散散“抢占”了几片“田”,像陆上的“插花地”一般,东一块西一块,每天劳作都要来回奔波。老林坦言,虽然占了海,养上了鲍鱼,也增了收,但心里总是不踏实,生怕某一天就被收了回去。同时,他也看到,海上养殖无序扩张,甚至慢慢“侵蚀”航道,海上垃圾也多了,海正一天天失去原有的模样。

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北壁乡重整海域、重建秩序。在东冲村海域可养区里,林吉满有了一个重新划定的养殖区,面积0.221公顷。2021年,老林将木质加白色泡沫浮球的传统渔排改造升级为新型塑胶渔排,并申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证》。证件里明确了他使用海域的地点、面积、权属、四至经纬度及使用年限等,养殖明明白白。

“这下踏实了!”一证在手,老林吃下了“定心丸”,也放开了手脚。当年,他便向当地农信社成功申请20万元贷款,发展生产。而在过去,他得找上几个担保人才能办成。目前,他已养殖网箱99口约2700笼鲍鱼,年收入达二三十万元,发展信心满满。

持证养殖、增收增效,在当下闽东海域,这样的生动实例不胜枚举。据介绍,长期以来,闽东沿海群众守着“祖宗海”“门前海”的陈旧用海思想,“谁占有谁使用”,以致海域权属不清、权利主体缺位,“无证、无序、无度”养殖,困扰着渔民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在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中,宁德破旧立新,重新编制颁布《宁德市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全市海域科学划分禁养区、养殖区和限养区,严格按网格化管理,从体制上解决了“哪里可以养、养什么、养多少、怎么养”的问题,并推进条件成熟、符合用海规划的海域使用权和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发放,实现“有度、有序、有证、有偿”规范养殖。至今,全市核发养殖证已超万本,发证面积4万多公顷,“海域国有、依法管理、有偿用海、持证养殖”的观念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宁德还创新海上普惠金融模式,首创养殖权证、塑胶渔排等生产要素可抵押的“渔排养殖贷”等系列金融产品以及海上塑胶养殖设施财产保险、大黄鱼价格指数保险、赤潮保险等,盘活“蓝色资产”、普惠海上渔家。

从杂乱之境到和美家园 海上社区暖渔家

“网箱固定扎实了没?人员该撤离的抓紧上岸,人身安全是首要的,千万别麻痹大意!”9月5日,在台风“海葵”来临之际,霞浦县溪南镇七星海上社区工作人员再次登上辖区渔排,查看养殖户防台情况,动员海上人员及时转移。

“辖区海域里的每一位养殖户,都是我们的社区居民,管理服务一个都不能落下。”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德枝说。

七星海上社区居委会是全省首个成立的海上社区居委会,8月24日刚正式揭牌。此前的6月,这里已召开海上社区第一届居委会选举大会,11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由养殖户选举产生,均是辖区有威望、有能力的养殖大户。

七星海上社区海域,是闽东主要水产养殖区之一,面积111平方公里,比溪南镇陆域面积还大。历经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这里原有的传统渔排已升级为新型塑胶网箱,目前海上共分布着养殖渔排30多万口,生产、生活用房6000多座,常住养殖户约2000户、5000多人。养殖高峰期,外来务工人员更是高达2万余人。渔排多、船舶多、人员多,海上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为巩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成果,实现海上养殖管理规范有序、渔区社会安定稳定,宁德以服务渔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探索海上治理新模式。七星海域“试水”先行,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首开福建先河,将社区治理经验从陆地“嫁接”到海上,成立海上社区居委会,让海上养殖户有了主心骨、话事人。

据介绍,这里的居民有“双重身份”:在陆上是村民,户籍身份不变,在原村所享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分配权保持不变;在海上是居民,纳入海上社区管理服务,参与海上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目前,七星海上社区按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并设立党群服务中心、诉求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设施技术服务站、绿色养殖服务站等“三中心两站”,每天都有社区干部坐班处理社区事务,为养殖户提供诉求受理、设施技术、绿色养殖、物业管理等各类服务,和谐海域、造福渔家。

目前,全市已建设海上社区15个,并根据养殖海域及养殖数量要求,配备230名四级网格员,增设9座海上社区服务平台,实现海上社区服务全覆盖,让海上治理更精细更精准更有温度,实现“小事不出排、大事不上岸、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共建和美海区。同时,宁德还创新海上监管模式,搭建“智慧海洋”平台,整合养殖信息、船舶档案、地理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数据等各类数据资源,建成海洋综合管控“蓝色天网”,实现海洋管理“一张图”。

五年整治攻坚,进退之间、碧海蓝天。放眼当下闽东海域,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新时代海洋牧场的壮阔图景正在这里渐次展开。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守护碧海蓝天没有终点。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干下去,宁德步履遒劲!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