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船是否已在‘泉渔通’系统上进行进出港报告?”
近日,泉州石狮祥芝中心渔港,泉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人员在开展日常港口巡查的时候拦下一艘准备解缆出航的渔船,对其进行登临检查,确保“依港管船、管人、管安全”。而这也是福建全链条开展渔船安全生产执法监管的一个缩影。
开展渔港巡查
福建是海洋大省,拥有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渔港273个,渔船17392艘,规模居全国第三;拥有闽东、闽外、闽中、闽南、台浅渔场五大作业渔场,年捕捞产量153万吨。近年来,福建各级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海洋与渔业局工作要求,全链条开展渔船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各项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力维护渔区社会安定稳定,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护航开渔季
强监管 严格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9月27日,连江籍渔业船舶“闽连渔60286”与“闽连渔运60535”在距东引岛以东偏南约8.8海里海域发生碰撞,造成“闽连渔运60535”船沉没,船上9名人员全部落水失踪,直接经济损失948.5万元。
“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是开展渔港监管的有力保障。”针对连江“9·27”事故中暴露出的基层执法力量薄弱、执法宽松软问题,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统筹省总队和福州市渔业执法力量帮扶连江县苔菉镇、黄岐镇、筱埕镇。帮扶指导人员与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检查、同执法、同办案”,全方位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定点帮扶,帮助基层提升执法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夯实基层执法工作基础。
同时,制定印发《福建省沿海渔政协管员队伍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指导沿海各地组建沿海渔政协管员队伍,完善基层渔政执法体系,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强化科技应用赋能,在2023年度海洋伏季休渔期间对不参与伏休的钓具渔船、专项(特许)捕捞渔船等重点渔船,在渔船动态监管系统上实施“赋色标注”管理,设立渔港、我省26度30分海域“电子围栏”。
此外,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还依托渔港监管,梳理渔船安全执法检查重点内容形成渔船日常检查清单,引导渔民主动“自查”,强化安全执法“检查”, 全面排查渔船不适航、船员不适任等问题,把住渔船进出“关卡”,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在日常执法检查中逐港逐船排查救生消防、通信导航等安全设备,摸清底数,实施隐患清单化管理,落实“闭环”整改,争取“一抓到底、见底清零”。同时建立重点渔船监管名单,将多次违规被处罚、存在重大生产安全隐患以及不服从渔业执法机构指令的渔船,列入重点管理对象,增加登船检查频次。
严执法 重拳出击提升执法威力
“时间就是生命,立即切断该船油路电路,进入舱内实施消防灭火!”
今年9月,中国海监8002船在东引岛附近海域巡航时发现一艘正在航行的木质“三无”船舶,在抵近观察取证时该船舶企图加速逃窜,机舱瞬间冒起大量浓烟。面对突发情况,执法人员果断释放快艇火速实施登检,进入舱内实施消防灭火直至将火势完全扑灭。
海上追捕涉嫌违规渔船
据悉,涉渔“三无”船舶是指无渔业船名、无船籍港、无相应渔业船舶证书,却从事捕捞作业及辅助活动的船舶。这些船舶长期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偷捕滥捕、顶风违法、侵害合法渔船渔民权益,严重扰乱渔业生产秩序,同时也对通航安全、水域清洁和生态环境等构成严重危害。它们往往未经检验,普遍存在船质差、强度低、抗风弱等问题,一旦发生险情,极易“船毁人亡”。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清理整治涉渔“三无”船舶,各级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坚持“以打促管、以管制乱”,深入开展中国渔政“亮剑”、福建海洋“蓝剑”、“封港清查”“商渔共治”、海洋伏季休渔等各项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三无”船舶和乡镇“非标”船舶从事渔业捕捞行为,并对查获的涉渔“三无”船舶坚决按照“不可逆、可追溯”原则全部拆解。
除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外,省海洋与渔业局将强化在册渔业船舶和涉渔乡镇船舶规范管理作为推进平安渔业乡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会同省财政厅对全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四类重点渔业乡镇分别给予奖补。各级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切实加强重点海域屯兵值守,严厉打击渔船“五超”,违规拆卸北斗、AIS等安全示位装备,非法捕捞,非法交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先后组织开展福建海洋“蓝剑”联合执法行动123次,查办各类渔业违法违规案件2452起,最大限度挤压违法违规和风险隐患滋生空间,全方位提升海上执法威慑力。
“商渔共治”联合巡航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海域作为商船黄金水道,通航密度大,商船路线与主要渔区交叉重叠,易发生商渔船碰撞事故。各执法机构严密加强与海事部门执法协作,建立“商渔共治”长效工作机制,参与创设首批“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海上斑马线,划定渔业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海域,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对进入危险海域的渔船进行点对点提醒,有效保障了海上生产安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