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一中食堂工作人员对食物进行留样。 黄天航 摄
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检查调味品使用情况。 黄天航 摄
秋季学期开学以来,校园食品安全话题再度成为师生家长关注的焦点。市市场监管局于日前联合市教育局开展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督导检查,严查校园食品安全隐患,守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
近日,记者就此进行走访,看漳州市如何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智慧监管 制作过程更“透明”
食品库房、加工区、烹调区、备餐区、洗消间……所有操作区域均安装了摄像头。打开手机“明厨亮灶”APP,扫描学校专属的二维码,食堂后厨的各个角落便可以在小小的屏幕上一览无余。
漳州市从2016年起组织开展“明厨亮灶”创建活动。2022年,“明厨亮灶”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模式实现对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全覆盖。
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是在原有“明厨亮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改造或新建,校外供餐单位也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互联网+明厨亮灶”采用线下视频展示、线上网络直播、智慧监管等方式,实现食品加工后厨“阳光”操作。通过在学校(幼儿园)食堂、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加工过程的关键区域,安装使用高清监控摄像设备,在就餐场所明显位置安装显示器展示,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APP终端开展常态化食品安全日常检查管理。学生家长可通过登录平台或使用手机扫码等方式,实时在线观看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监督。
“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学校食堂从“幕后”走到“台前”,从“神秘”走进大众视野,让广大师生看得清楚、吃得安心,以智慧监管的模式高质量守护师生的“盘中餐”。漳州市不少家长表示,自从可以通过扫码实时察看孩子吃的每道菜的制作过程后,对孩子的就餐安全更放心了。
精细监管 不留一处隐患
正值午餐时间,龙海一中食堂里,师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配餐窗口打饭。同样井然有序的,是备餐区后的食堂后厨——所有调料在仓库中按类别、包装方式分区摆放,各类食材清洗、切配加工区域干干净净,每日的晨检,每次的消毒时间都清晰记录。井井有条的背后,离不开有关部门和校方的精细化监管。
“食安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的风险隐患全都藏在细节里。”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哪怕是没有盖好盖的排水口、没有贴好开封时间标签的调味品、没有做好生熟分开的刀具,都有可能引发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此前,适逢开学季与中秋国庆“双节”,市市场监管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督导检查。同时,两部门部署各学校开展校际交叉互查,共同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此次检查重点涉及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使用情况、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同时针对原料进货、餐食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餐食分餐配送、食品留样等环节进行详细查验。
“一方面,我们通过靠前服务、详细指导,让校方深化主体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责令整改、警告等方式,表明执法必严的态度,完善食品安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江晓宏说。
分餐陪餐 食品安全再把关
上午11时,装有刚出炉饭菜的保温热链运输车准点驶入松柏小学。随后,营养均衡的五荤四素菜品被一一摆上保温台,饭菜到达学生嘴边时仍然热气腾腾。
今年来,漳州市创新“轻盈餐厅”模式,探索开展校园“午餐分餐制”。松柏小学就是试点之一。“轻盈餐厅”把燃气明火、重油重烟的厨房移出校内,交由中央厨房制作,把分餐工作前移到校内,增设食堂的窗口端和用餐端。从菜品出炉到学校分餐,时间只需30分钟。
此外,为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漳州市实行陪餐制度,即由学校行政领导、食堂管理员或教师代表在食堂与学生共同用餐,跟踪把控食堂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校园饮食安全。如高新区实行教育管理人员陪餐制度,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入食堂,同时不定期邀请部分家委会代表到学校食堂进行现场试餐体验。“陪餐并不是简单和学生吃饭,而是共同把好食品安全关,‘吃’出来一份份好建议。”高新区社管局工作人员说道。
“每种菜都需要尝一点,学生吃什么我们就要吃什么。”市教育局体卫艺语科负责人介绍,校园食品安全督导检查也要执行陪餐制,“要留意巡视菜品搭配、食物口味,同时做好学生就餐情况反馈。”
下阶段,漳州市将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管、考核评级与不定期抽查机制,加强校园食堂全过程管控,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合力保障师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共同守护校园师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