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渔排用上了新能源
2024-02-27   作者:周义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11.jpg

图为2月3日在宁德市三都澳白基湾海域拍摄的海上“风、光、储、充、用”一体化试点项目。(黄维禄 摄)

福建宁德依山傍水,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海上渔排养殖发达,宁德市共有养殖户近3万户。如此庞大的“海上社区”如何安全用电、绿色用电?海上“风、光、储、充、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给出了答案。

乘船进入宁德市三都澳白基湾海域,记者发现一件新鲜事,光伏发电板不是安装在渔排的屋顶上,而是漂浮在海水上。光伏发电板会不会被高盐度海水侵蚀损坏?为何不安装在屋顶上?

“渔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大,需要的光伏发电板多,但渔排上空间有限,所以我们采用了一种防盐雾、抗腐蚀的新型材料制成光伏发电板,并把发电板固定在海水上。”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雷美容说。

海上电力紧缺,用电不便,长期以来困扰着当地渔民。当地电力部门调研显示,约30%的近岸养殖户通过从岸边拉电缆方式进行供电,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约50%的养殖户使用太阳能方式用电,但储电的铅酸电池寿命短,存在电池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的情况;剩余20%的养殖户则为柴油机发电或无电的情况。

“三种方式我都试过,但还是会经常停电,要么就是电缆被渔船螺旋桨打坏了,要么就是柴油机用油成本高,太阳能还必须是晴天。”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负责人宋向国告诉记者,电池污染和油污进入水里,对水质敏感的鲍鱼和海参就会死亡,渔民收成就会大幅度减少。

为了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绿色用电,宁德市政府联合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探索建设海上“风、光、储、充、用”一体化试点项目。

记者在三都澳白基湾海域的一处渔排上看到,渔排木屋的四周装有6台景观风机,海面上漂浮128块光伏发电板,这便是项目里的“风”和“光”。在渔排木屋里,有两台集可再生能源接入、能量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储能设备,左右两边还各布置了一套电动船舶充电接口,这是“储”和“充”。

“光伏平均每天可发电165千瓦时,风机每天可发电近5千瓦时。”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郭敬说。项目打通了储能技术难点,实现了“风光电”能源的转换。

“可储电200千瓦时,够渔排用十几天,再也不怕断电了。”宋向国告诉记者,渔排上生活办公用电部分,一年用电大概需要4000至5000千瓦时,富余出来的5万多千瓦时可以供给生产用电。他专门订制的电动搅料机正在加工生产,投用后,生产成本将比使用燃油机下降60%以上。

据了解,试点项目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28万千瓦时,通过电能替代可减少碳排放243.6吨,在有效提高海上养殖项目供电能力的同时,推动了养殖产业绿色升级。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