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流芳(右)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汀洋村坐落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是一个少数民族畲族村和革命老区村,地处闽粤边界,背靠八仙山脉,居住着677户畲族村民。
几年前,汀洋村曾是边远贫困村,村庄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如今,一条崭新的双车道沥青路从村口一直延伸到八仙山脚下,新修建硬化的7条机耕路将整个村域串联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村内的巷道由土路变成了干净平整的水泥路。这一切的变化,源于一位驻村干部的积极组织协调。
党建引领 激活内生动力
2021年7月12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干部苏流芳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汀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伊始,苏流芳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尽快改变村庄落后的面貌,让汀洋村走上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哲学专业出身的他敏锐地意识到,村庄要发展,最关键的还是要激活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于是,他把团结“两委”干部、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放在了首位。为了让村干部把心思凝聚在为村庄谋发展上,他把村干部拉到“先进村”学习,让干部认清差距;召集全体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汀洋村发展务虚座谈会,围绕如何推动村庄发展展开讨论;在田间地头为党员干部上党课,进一步凝聚推进汀洋村乡村振兴的发展共识;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三资”清理,收回到期山地、茶园310亩,为村集体增收。此外,苏流芳定期组织“美丽家园党群共建”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带头清扫道路垃圾,苏流芳自己也总是坚持走在疫情防控、防汛防台风、服务民生的一线。日复一日,村民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以往横在不同房派之间的鸿沟慢慢填平。
村里基础薄弱,想要发展,还需争取外部力量帮助。苏流芳着力探索党建联建共建模式,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等24家单位联合开展“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活动。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汀洋村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签订了3年共建帮扶协议,扶持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认领”村里茶园20多亩,并资助帮扶7位家庭困难学生共计6.3万元;与中国人民银行诏安县支行和诏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结对共建,汀洋村被列为“再贷款支持乡村振兴联系点”,获得整村授信5000万元;与诏安县委统战部、诏安县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及诏安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开展结对帮扶,每年奖助优秀学子和家庭困难学子,帮助脱贫户解决就业问题,为村民发展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3年来,苏流芳累计为573人次困难群众争取各类帮扶资金或物资100多万元。
产业升级 推进强村富民
汀洋村以发展八仙茶为主导产业,家家户户种植八仙茶,然而八仙茶产业也面临着发展瓶颈。“我们村茶产业发展虽然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品牌影响力还没有打造起来,茶文化培育还比较薄弱,产品附加值低,村民依靠种茶、制茶仅能获得微薄的利润。”在与村干部探讨村里茶产业发展时,村支部书记、制茶大户钟平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汀洋村八仙茶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八仙茶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以香气高、回甘好、耐冲泡备受市场青睐,在20世纪90年代有过辉煌的历史。后来,因为品控不严、竞品迭出,一度沦为小众茶。为了让大众重新认识八仙茶,亟待对八仙茶文化和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挖掘梳理。于是,苏流芳积极向省市县民宗及农业部门、厦门市同安区等有关单位争取资金,筹集400万元实施八仙茶文化综合宣传建设工程。为了提升八仙茶品质,他向福建省科技厅争取了科技特派员名额,邀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专家等到村指导13场,围绕茶叶生态种植、制茶工艺技术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并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筹办了全县茶叶加工技能大赛及八仙茶产业振兴现场实训会。为了拓宽八仙茶销售渠道,他带领茶企在北京、江苏等地开拓市场,参加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各类展销活动16场,并借助中贝友好50周年纪念活动、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活动等宣传推广八仙茶。
“以往我们村的八仙茶一斤卖不到500元,现在,市面上好的八仙茶一斤能卖5000元至6000元。”钟平泉心里乐开了花。几年来,汀洋村八仙茶种植面积由1600亩扩大至3000亩,八仙茶厂及茶叶加工作坊由54家增加至62家,茶产业年产值由6000多万元增长至上亿元。产业发展起来,村民的日子也好过了。2023年,汀洋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比2020年增长1.6倍;村集体收入达166万元,比2020年增长14倍。
民生为先 践行初心使命
“苏书记,金洋大道到八仙山那段路已经建了20多年,部分路面破损严重,对村民出行造成安全隐患,您能不能争取资金帮忙修一下。”村民反映的这条路是连接汀洋村、下径村、旧宙村、搭桥村的主干道,也是通往八仙茶母本园景区的主要道路,是白洋乡八仙茶核心产区采茶运茶的必经路段。
为进一步推动八仙茶产业振兴,解决村民出行和茶叶运输不便的问题,苏流芳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在省市县交通运输部门和厦门同安区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白洋乡旧万线至八仙山景区道路改造工程开始施工。如今,一条崭新的4.5公里标准双车道沥青路穿越村庄而过。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驻村3年来,苏流芳积极奔走在省市县各部门之间,带领村“两委”干部累计筹集资金4836万元,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道“白改黑”、村内巷道硬化、全村污水收集处理、路灯照明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健身休闲场所建设等32个民生项目,对进村主干道“白改黑”4500米,修建机耕路7条总长4000米、河道护岸3100米、水坝1座,硬化巷道、铺设排污管网4650米,改造危桥2座……谈及这些变化,群众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抓好“大事”的同时,苏流芳也时刻不忘帮助村民解决“小事”。他联合省市县计生协会共同开展“好家风健康行”主题活动,邀请医疗卫生专家到村里开展义诊,现场为村民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多方筹措资金近15万元奖学助学,见证村里出了第一个“双一流”“985”重点大学博士生、第一个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生、第一个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
2023年1月,苏流芳被中共漳州市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漳州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离驻村结束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谈及村里未来的发展时,苏流芳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在剩下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尽心尽力,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脚踏实地迈步向前。”(诏安县白洋乡政府 文/供图)